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8093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天练20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扩展语句1请将下面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突出一种意境。100字左右。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答:_答案:当溪水从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流湍急,奔腾咆哮,这潺潺的溪水调皮而喧哗;当溪水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儿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意境幽美、和谐。解析:解答扩展诗句类题目时,可以对诗句的内容进行描绘。本题中,所给的两句诗是景物描写,在扩展时要表现出溪流流过乱石和流过松林的不同情景,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以及营造出的“幽美、和谐”的意境。2请将下面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瀑

2、布施肩吾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答:_答案: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如同青天之顶被划开,万丈清泉从天际倾泻而下,又如同一条剪裁过的白绢,在丽日的朗照下,从秋高气爽的蓝天上飘然而下,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解析:题中所给诗歌描绘了瀑布一泻万丈的气势。解题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将瀑布的气势描绘出来,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3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典范。请围绕这两句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一幅画面。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连贯、准确、生动;不少于80字。答:_答案

3、:天色已暝,而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静影,山泉清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蜿蜒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清幽、明净。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诗句的含意,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加以描写。如诗句中的关键意象有“明月”“松”“清泉”“石”等,那么可据此想象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上流动的情景。具体描写时要注意,意境要清幽明净,切合诗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4以下面的词语为关键词写一段话,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80字左右。现在未来遗憾答:_答案:把握现在,并不是抛弃过去和未来,而是将过去和未来衔接起来

4、;把握现在,过去才不会白白流逝,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把握现在,未来才不会是空谈,美好的蓝图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解析:通过分析所给词语可知,所给的三个词语“现在”“未来”“遗憾”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联系。解题时,可以紧扣词语“现在”“过去”“未来”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阐明“遗憾”的情由,表达出一定的人生哲理。5“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春风_,夏风_,秋风_,冬风_。选择某一季节的风,在相应横线上填写一个能体现其特点的形容词,并描写一个场景来突出这个特点。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20字。答:_答案:凛冽冬天到了,朔风长驱直下。它掠过荒漠,越过湖海,奔向城市,像是饿急的猛虎从四面八

5、方呼啸而来。街边枯树在狂风中颤抖,不时发出“呜呜”的呻吟声,似乎在乞求风对它手下留情。人被逼得蜷缩在门窗紧闭的屋内,有一种天要塌下来、地要翻上去的恐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解析:本题要求先用一个形容词概括某一季节的风的特点,再描绘一个场景来突出这个特点,描绘时至少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20个。春风,又称东风,它柔和、温暖,所谓吹面不寒杨柳风;夏风,又称南风,它酷热;秋风,又称西风、金风,它萧瑟,所谓秋风扫落叶;冬风,又称北风、朔风,它凛冽。描写时,抓住各个季节风的特点,借助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反复渲染这一特点。6以“雪花”为意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

6、0字)答:_答案: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那雪花洁白如玉,像美丽的蝴蝶,又像飘落的蒲公英。有的落在屋檐下,有的落在树枝上,还有的跳到行人的脸上吹气。解析:解答此题,注意应围绕“雪花”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雪花的姿态,注意和周围的景物结合,创设一种意境,描述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7阅读下面的文字,用散文化的语言将其扩展成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80字左右。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酒。答:_答案:盆景是无声的诗,鲜活、激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盆景是立体的画,精致、生动,让人体验到色彩的明艳;盆景是凝固的酒,醇厚、香甜,让人品味出人生的厚重。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7、一是把握所给语句的具体意思,即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二是题干具体的要求,比如使用什么修辞、要多少字等。所给语句说“盆景”是“诗”“画”“酒”,这就给我们扩写提供了方向,即我们要写的就是“盆景”如何就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酒”,“盆景”有何特色,给观赏者留下怎样的印象等。具体作答时,要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80字左右。8以“清风乍起,花瓣飘零”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语言连贯得体,使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清风乍起,花瓣飘零。_答案:风,如拂面的柔纱;花,似纷飞的彩蝶。风与花交叠在一起,成为你眉睫下的一道靓丽风景;花与你糅合成一体,成为我眼际中的一抹

8、精致色彩。春,装点了你的世界;你,点缀了我的心情。解析:题干要求以“清风乍起,花瓣飘零”为开头写一段话,“清风乍起,花瓣飘零”暗示扩写的内容是有关暮春时节的,描写的对象是“清风”“落花”等;可以在对“风”“花”进行描写时使用比喻的修辞,从二者关系的角度使用对偶等。当然,扩写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延伸,不但可以写春景,也可以写看风景的人以及他们的内心感受等。9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活动旨在引导民众尽可能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的使用,从而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下面是某市“无车日”活动倡议书的开头,请将其正文内容补写完整。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9、。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_答案:为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在此发出倡议,希望您给您的爱车放一天假,迈开步伐,骑上单车,乘坐公交,绿色出行。让环境少一点污染,多一点清新;让道路少一点拥堵,多一点畅通;让大家少一些疾病,多一份健康!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是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出行”的方式有乘坐公交、骑自行车、步行等。其次,紧扣活动内容,表达清楚倡议“无车日”活动的要求、意义等,且要注意表达得体,语言有感染力。压缩语段10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要点,为“圭表”下定义。要求不超过50个字。圭表是一种天文仪器,通过度量日影长度来计时。它是由古代汉族科学家发

10、明的,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上有刻度,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用以测定表影的长度;表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放在圭的南、北端,与圭垂直。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就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答:_答案:圭表是由标有刻度、正南正北平放的圭和直立放在圭南北端的表组成、通过度量日影长度来计时的天文仪器。解析: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首先要提取属概念,即在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如本题中的种概念是“圭表”,属概念是“天文仪器”;然后寻找种差,即种概念本质上的特点;最后整合成

11、单句,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词连起来。11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三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据介绍,洪泽湖水位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水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的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过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

12、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 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经的围网养殖区已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 000亩,露滩5 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 500万元人民币。_答案:洪泽湖干旱损失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握给出的材料的主要意思;二是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三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等。材料的第一段,主要表述的是洪泽湖因为持续干旱水位下降;第二段,具体介绍干旱造成的严重损失。关键词应该点明事件主体(洪泽湖)、具体事件(干旱)、具体结果(

13、损失严重)。12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居全国首位。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梳理了全省文物资源,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 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

14、博物馆总数将达600家,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答:_答案:山东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总数居全国第一(或首位)。解析:新闻压缩类的试题,如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等,首先要特别注意新闻的导语部分(一般导语是对一则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然后再逐段分析新闻的具体内容。这则材料,第一段是新闻导语,主要说的是山东省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居全国首位。第二段是补充信息,是对导语部分内容的具体说明。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段。按照题干的字数要求压缩第一段导语部分,即可得出答案。比如可以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概括为“省级以上文保单位”。1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词语概括中华文明的四个特征。回顾历史,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诸多优秀特征。中华文明的中和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文明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并且不断地吸收、融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明的中华文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二是广开言路,三是举贤授能,四是以法为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了无数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都带来长足的发展,正如周易所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