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考研复试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58004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考研复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考研复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考研复试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考研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复调【答案】复调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_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2 期待视野【答案】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

2、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期待视野”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夕,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期待视野”。 3 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答案】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书面语的产生,

3、而文学语言也具有口头形式,凡是合乎文学语言规范的,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承担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日常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使用语言的结果,其活动领域局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功能。 4 审美经验【答案】审美经验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物、艺术品和其它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不同于一般生理快感,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与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的反映。在审美活动中,伴随着审美对象与主体同时生成,主题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对审美对象的

4、反应、感受或体验。它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动态体系,而不是主体的意识或精神。审美经验所具有的人生实践性是其根本性质之一。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感性直观性、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自由无限性、非理性的显性表征。 5 文学风格【答案】风格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在文学理论中,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文学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文学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

5、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6 纯文学【答案】纯文学是近现代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文学主张。纯文学论者主张艺术至上,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他们反对文学中的道德因素和理性因素,否定文学的功利性、社会性,将文学看作个人的消遣。纯文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康德等人关于审美活动非功利性的论述。1873年,英国佩特在文艺复兴史研究一书中,提出艺术是生活的目的,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其后的王尔德、叶芝等人也有类似的主张。 7 S/Z【答案】S/Z是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的重要著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他原来所奉行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方法,不

6、再把文本看作封闭的静态结构,而视其为能够给读者以再创造的想象的、开放的、动态的意象,这在方法论上开始了后结构主义潮流。巴尔特认为,文学作品是山五种信码构成的:释义信码、寓意信码、象征信码、选择信码、文化信码。这些信码组成一种多义性网络。 8 叙事学【答案】叙事学是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的一种学术思潮。“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它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作为一门学科,叙

7、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二、简答题9 叙述角度的转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答案】叙述角度即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考察和讲述的角度。叙述角度的转换对阅读的意义在于:叙述角度的变换,可以拉近或拉远作品与读者、叙述者与接受者的距离,从而造成不同的阅读效果。(1)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转换的意义:超越全知全能,弥补了其可靠性上的不足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传统的叙事作品采取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然而叙述者的过于自由往往导致接受

8、者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现代的第三人称叙述作品中出现了一类不同于“全知全能”式叙述的变体,作者放弃了第三人称可以无所不在的自由,实际上退缩到了一个固定的焦点上。如英国女作家沃尔夫的小说达罗卫夫人,用的是第三人称,故事中有好几位人物,然而叙述的焦点始终落在达罗卫夫人身上,除了她的所见、所为、所说之外,主要着力描写了她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来,读者实际上是从达罗卫夫人的角度观察世界。这种第三人称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第一人称叙述了。(2)第一人称向第二人称转变:客观地叙述,令读者对其产生信任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

9、描述和评价,但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不过在一些作品中,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如普希金的骚站长,叙述者“我”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3)第二人称向第三人称转变:拉大叙述者和接受者的距离,造成返程阅读经验第二人称叙述的作品中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这种叙述方式不过是第三人称叙述的一种变体,因为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实际上同第三人称叙述一样,仍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但叙述的接受者却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从而使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

10、者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一种反常的阅读经验。这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特殊效果。在作品中,三种叙述视角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在有的故事中,先是由第二人称叙述开始,但其中的部分或主要内容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叙述的,这些内容就变成了第一人称叙述。或者相反,开始是第一人称,但故事的内容都不是叙述者参与或在场,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叙述,这实际上就变成了第三人称叙述。总之,叙述角度的转换,能产生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 10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答案】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享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2)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体裁等的影响。题材本身所蕴涵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会影响作品的风格。一般而言,悲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