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041964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6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精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一、选择题1(2018大庆中考)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C)A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身份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2(2018咸宁中考)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是(D)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3彼得一世改革中鼓励私人开办企业的目的是(C)A解放农奴以缓和阶级矛盾B打击封建贵族地主的势力C发展经济实力,对外扩张D对俄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4如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

2、,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A俄国农奴制改革B俄国十月革命C戈尔巴乔夫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5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C)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A B C D6以下符合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是(D)派遣留学生改革教育翻译西方著作改进军事装备发展近代工业A B C D7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

3、本目的是(C)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D实现国家工业化8(2018泰安中考)“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B)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9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D)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

4、济的干预指导10(2018潍坊中考)“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B)A土地改革 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11(2018贵阳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C)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海口12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

5、反映了中国农村(B)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13(2018贵港中考)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A)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14(2018包头中考)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B)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15(2018百色中考)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

6、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D)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6(2015贵阳适考)二十世纪30年代,拥有蓝鹰标志(如图)是美国企业遵守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象征。当时不能授予“蓝鹰”标志的企业行为是(D)A缩减工作时间 B稳定产品价格C提高工人工资 D扩大生产规模17(2018淄博中考)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 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1 000公斤的“吨粮县”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B)A淄博对外开放走在

7、全国前列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C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D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二、非选择题18(2017贵阳适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它们的武装干涉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二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在较

8、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材料三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领导人感受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政策:新经济政策。重要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在苏联模式下苏联工业化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列举苏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史实。答:成就:完成了两个五年

9、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共建成了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史实: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3)材料三中谁对苏联模式首先进行了“医治”?请对他的“医治”结果进行简要评价,并列举对苏联模式进行“医治”时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的史实。答:赫鲁晓夫。评价: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史实:1991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