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8214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初三历史2018.5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居民【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

2、骨骼制作工具,会制造黑色陶器。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西周宜侯夨(c)簋(gu)内壁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封夨为宜地之侯,并赏赐他土田、人口等。这一铭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周时期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点睛:抓住信息“周王册封夨为宜地之侯,并赏赐他土田、人口等”是解题的关键,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室等。西周通过分封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 下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的目录截图,图中两

3、个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属于“百家争鸣”中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项符合题意;A项的主张是“无为而治”;B项的主张是“仁”;D项的主张是依法治国。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贾谊过秦论提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秦朝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兴修水利B. 奖励军功C. 兼并诸侯D. 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4、书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巩固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是巩固统一的手段和方式,不是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抓住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是解题的关键,需区分目的和手段、方式之间的区别,目的主要指的是原因,手段和方式主要指的是方法和技巧。题干中的信息都是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主要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5. 某位同学为更好地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特绘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图中分别应该填写的是A. 魏、蜀、吴、西晋、东晋B

5、. 魏、蜀、吴、东晋、西晋C. 吴、蜀、魏、西晋、东晋D. 蜀、魏、吴、东晋、西晋【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65年,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国家统一;317年东晋建立。所以,分别应该填写的是魏、蜀、吴、西晋、东晋。故选A。6. 资治通鉴中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段话反映的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A. 迁都洛阳B. 整顿吏治C. 改用汉姓D. 禁穿胡服【答案】C【解析】

6、依据题干信息“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反映的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改用汉姓,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措施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C。7. 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史料

7、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是在589年隋朝灭陈,D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8. 下面是唐太宗和大臣魏徵的一段对话,从中能够看出唐太宗A. 重视农业生产B. 善于用人纳谏C. 重视官吏选拔D. 关注百姓生活【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何谓为明君暗君?徽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隔绝蒙蔽),, 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该材料能够看出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8、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也是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但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9. 唐代诗歌兴盛。下列诗句最能表现唐朝盛世景象的是A.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B. 九天阊阖(chngh,皇宫正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nli,皇帝)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展现出各国达官贵客云集长安、拜谒唐朝皇帝的景象,该诗句表现了唐朝盛世景象,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

9、键需理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涵义,它的大体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反映了宫廷场面的宏伟和帝王气象的庄严,最能表现唐朝盛世景象。10. 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中国历史地理学后摘抄的资料,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两宋时期A. 北方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B. 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答案】D【解析】依据所给材料信息“北宋后期,人口数量超过20万的州郡,南方44处,而北方仅11处。北宋布帛南方比北方多100 多万匹,南宋时期江南丝绸业发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

10、重心。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D项结论正确,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11. 某位同学在朋友圈中分享了去西藏旅游的图片并配文:“在拉萨见到了清朝驻藏大臣衙署。”清政府设置这一重要机构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西北边疆B. 册封达赖和班禅C. 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 平定回部叛乱【答案】C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2. 下面一组连环画分别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若想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可以选择阅读A. 三顾

11、茅庐B. 宝玉初会黛玉C. 激战流沙河D.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B项出自红楼梦,符合题意;A项出自三国演义,不符合题意;C项出自西游记,不符合题意;D项出自水浒传,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下图是广东虎门广场上的烟枪雕塑,它反映的历史事件中英勇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民族英雄是A. 林则徐B. 邓世昌C. 李鸿章D. 梁启超【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广东虎门广场上的烟枪雕塑、图片中折断的烟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林则徐

12、领导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海滩集中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A。点睛:抓住信息“虎门广场的雕塑、图片信息中折断的烟枪”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虎门销烟的过程,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维护了民族尊严。还需掌握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关系,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找的借口。14.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

13、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后顺序是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故选C。点睛: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14、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15. 以下是上海申报对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报道,这一事件标志着时间新闻标题1919年2月4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1919年5月3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1919年5月7日北京学生示威行动之别报1919年5月27日上海学

15、生已罢课A.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还需熟悉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运动前期重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