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617文学概论与写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32684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617文学概论与写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617文学概论与写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617文学概论与写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617文学概论与写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 豪放派【答案】豪放派是宋词的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该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品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辛词回荡着铁马金戈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骏发踔厉,充满豪情。 2 “结构第一”【答案】“结构第一”是李渔戏曲理论的经典命题和核心观点。出自闲情偶寄,“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

2、理彰明较著”。“结构第一”包括“审虚实”“脱窠臼”“密针线”“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戒荒唐”七个方面。李渔以自己多年的写剧经验和舞台实践,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戏剧创作原则,表现出一种重视戏剧结构的审美趋向,对戏剧叙事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戏剧理论史上的重要转折。 3 “桐城中兴”运动【答案】“桐城中兴”运动是曾国藩为使桐城派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一场革新运动。曾国藩自称论文师从方苞、姚鼐,为文义法也取自桐城派。但他颇不满于某些桐城末流文章的拘谨平淡,因此在文章表现的内容上强调了经世致用; 而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则吸取了汉赋的优点,高洪雄健,呈现出阳刚之美。这就将桐城派发展到了新

3、的阶段一一以湘乡派为主流的阶段。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所以,曾国藩实有“中兴”桐城派之功。 4 明中叶三大传奇【答案】明中叶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角的浣纱记和王世贞的鸣凤记的合称。它们分别标志着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和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传奇创作新时期的到来。值得注意的是,梁辰鱼以昆山新腔为曲调创作了洗纱记,而鸣凤记则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直接取材于现实的“时事剧”。 5 三言二拍【答案】“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

4、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濛初。“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6 七发【答案】七发是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 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

5、“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二、简答题7 简述元杂剧兴起的原因。【答案】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元杂剧的兴起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1)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

6、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2)农村戏剧演出的兴盛到了元代,农村的戏剧演出也出现了固定的场所,这种舞台也可说是“神庙剧场”,在这种戏台演出的是专业戏班,戏剧演出不如城市勾栏中那样经常,一般当是在庙会、节日才会有演出活动,也就是与祭冲活动相互结合,既娱神也娱人。(3)上层社会的提倡元朝统治者中多数人的汉语文化修养不足以欣赏高雅的诗词,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难以对这种纯粹的书面文艺发生兴趣,所以歌舞伎乐为他们所特别嗜好。元代的教坊乐部规模非常庞大。在中国历史上是颇为突出的,元代宫廷中,也经常由教坊司搬演各种歌舞和杂剧。(4)众多知识分子参与使得元杂剧发展成熟、繁荣兴旺的一

7、个关键因素,是专业作家群的形成。元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地位低下,当时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因此,他们和民众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既能够粉墨登场,懂得表演艺术,又有杰出的写作才能,而且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民众生活。(5)著名演员的作用元人夏庭芝的青楼集曾记载很多杂剧著名演员,他们不仅各务行当,各有专长,而且一些著名演员

8、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如珠帘秀能与当时的著名文人作曲唱和。此外,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密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 8 简要介绍“诚斋体”。【答案】(1)“诚斋体”“诚斋体”是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其号诚斋,故而得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2)“诚斋体”的主要特点“诚斋体”的突出特点是以“活法”为诗,具体表观为:内容上,诚斋体的题材主要取自自然诗人善于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从自然界的美景中发掘出活泼的奇趣。然而,古往今来,写景诗数不

9、胜数,而杨万里的写景诗却能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想必其中必有过人之处。首先是立意新颖。比如,向来诗人容易伤春,而杨万里却说:“拚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诚斋体”诗歌的新还表现在艺术构思和遣词造句上。隔着大树,青天从许多树叶缝里显现出来,诗人这样描写:“隔树漏天青破碎”。一阵急风吹过竹丛,碧绿的竹竿竹叶随风摇动,诗人这样描写:“凉风度竹碧匆忙。”用青代表天,用碧代表竹,突出了色彩,却又写色彩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显得慌慌张张,这体现了诗人新颖的构思。语言上,诚斋体的语言,自然活泼,亲切有味而且幽默诙谐,富有童趣诗人学习了晚唐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又受到了宋代盛行的理学、禅学的影响,而就诗人主

10、观方面来说,则是他保持着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诗人对儿童的生活活动很感兴趣,经常被儿童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好奇淘气、一片纯真所深深地吸引。又因题材取自自然,贴近生活实际。创作手法上,“诚斋体”常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诗人在创作中,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如以上所列举的溪水与雨点之间像是在竞争,又像是在赌气,溪水竞不让雨点形成波纹就赶快流走了,这己经类似于把客观事物拟人化,而写得较多的是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交往联系。比如诗人在小溪旁边等待观赏月亮,越等越抱怨月亮老不出来,诗人就觉得这是月亮存心跟他闹别扭:“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此外,诗人描写在风的吹拂下,小草像是在摇头,芦苇像是在叩拜,松树像是在整理胡须。杨万里的诗写得亲切有味,与他常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息息相关。总之,诚斋体可以用一个“活”字来概括:它细腻小巧,机智敏锐,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感受,于他人忽略难得见处提炼诗情,且能使之富有情趣; 它想象奇特,立意新巧、层次曲折,深婉多致,变化无穷; 它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善于调侃谐谑,使作品充满幽默风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