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3180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来源课 件 5y K J.Co m 赏析我们的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这是一节六年级的习作课。期末复习时,曾让学生以感动为题习作。习作形式是提供习作开头,学生想象续写。习作开头是“2008 年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战胜了冰冻雪灾,抗击了地震灾害,勇夺了北京奥运会的五十一块金牌2008 年是使亿万中国人感动的一年。想想这不平凡的一年,我的生活中,也发生了许多让我铭刻在心的人和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接着续写。本节课引领学生欣赏、赏析这篇习作。二设计理念按照过去的说法和做法,本节课实际是对这篇习作进行评讲。之2所以“课题”为“赏析我们的习作” ,是因为,新课程倡

2、导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仔细分析,习作实际上是最具有学生个体学习感受、学习成果的呈现。它含有学生个体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它含有学生个体对所观察事物的心绪、情感;它含有学生个体对语言的独特理解和运用。事物也许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认识层次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需求不同,等等太多的不同,会使人所观察和发现的事物不尽相同,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文字的运用形式各有不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是对此时这些不同的最好的诠释。因此,我们在大谈要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时,也理应尊重属于学生个体体验的习作表达。完全没有必要对学生的个体的独有的习作,以我们教师的眼光

3、和角度、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和角度去随意篡改、删除。从人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的角度讲,任何人都无权擅自修改别人的作品,包括学生的习作。作为教学,需要的是我们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个体独有的习作,敞开心扉与其进行对话,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并且应是设法让学生在对话中能真正认可我们的观点,达到接受我们的引导而修改自己习作的目的。同时,力争让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享受着被人欣赏、被人赏识的过程中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基于这样的观点,本节课将传统的习作评讲课,设计成“赏析我们的习作” 。(点评:习作讲评课是我们习作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多少年来,3老师们为提高习作评讲课的效果,总是遵循着认真修改学生的每篇习作

4、,将自己对习作的认识思维强加在学生习作上面。点评习作中老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老师的评多,学生的评少;评不足的多,赏优点的少。评来评去,评的学生习作兴趣渐无,评的学生面对习作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评的学生习作时失去自我感受而要考虑怎样去表达别人的所思所想和别人的感受这大概也是长期以来学生渐无习作兴趣的原因之一。本节课由传统的习作评讲改为“赏析我们的习作” ,从字面看似乎二者区别不大,但是,深究其变,实则变化不小。首先,教育理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中重视了学生的习作感受以及习作这种学习过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过去的习作评讲课完全围绕着习作这一知识点而进行,没有考虑到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和这种感受对学

5、生成长产生的影响。将过去习作评讲课中无情感的“评讲” ,改为了易于给学生带来愉悦心情的“欣赏和赏识” ,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情感的培养。赏,可以理解为欣赏、赏识。欣赏,欣:快乐、喜悦: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赏识:认识到有价值而予以赞扬。析,本意是用斧劈开木头则可看清内质。在本课中含有分析和修改的意义。但是,这个“析”是在欣赏和赏识的基础上而作为。 “赏析我们的习作”即承认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认可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以欣赏的眼光来赏识学生的习作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分析和修改,学生的心态和努力会可想而知。其次,学习中师生角色的定位的变化。“欣赏我们的习作” ,欣赏,预示着心情

6、的愉悦,预示着对学生习作4的认可、赏识、赞赏。 “欣赏”一词本身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尊重。 “我们”一词,更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其的亲近,老师和学生不再是“老师”绝对意义上的指导者,与“学生”绝对意义上的被指导者的关系,而是成为一种“我们”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学习的共同体,一个非常友好和谐的学习团队。学习上的收获固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收获,但是,学习作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每个环节何尝不是又处处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感觉呢。让学生体会到班级这个学习集体的温暖、友好、和谐,对其的成长正确积极地看待社会、社会交往能力的炼成、良好心理的培养、学习觉悟的唤醒,显现的、隐形的,长

7、远的、近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都会十分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必须让孩子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 ”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视野能够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以及这种快乐队学生成长的影响,实则难能可贵)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产生习作(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从人的心理讲,任何人都希望都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如果然如此,会强化某方面的兴趣,使之产生更强烈的欲望。本节课,就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习作欣赏中,激发出更强烈的习作欲望。2、了解、学习运用习作中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学生会在相互欣赏中“领赏”到别人好的习作方法而加

8、以借鉴,在修改自5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3、学会“论坛”方法。学生相互欣赏,需要一定的表达方法,如何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欣赏” ,需要一定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中会体会到这方面的方法。(点评:1 教学目标中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既关注语文本学科的习作教学,又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关注学生习作兴趣习作欲望的激发。这样的教学,会改变学生怕习作、烦习作的状态。同时,鉴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特点,老师将“学会论 ”方法。学生相互欣赏,需要一定的表达方法,如何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欣赏 ,需要一定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中会体会到这方面的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而给与关注,是立足本课而着眼于了学生全面发展和

9、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考虑自己的教学。2、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习作方法的了解,不是来源于教师的说教,而是来源于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 )四、教学活动(一)引题。预设:老师:同学们,我们课前先来查看、分析一个词。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板:欣赏;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我们每个人的习作吧。学生听到这里,也许会发出疑惑:我们的习作也不是篇篇都好。6或:写的好的习作我们欣赏,写的不好的习作我们怎么欣赏。老师:那怎么办?大家想想办法。学生:好的习作也有不足,不好的习作也有闪光点。对每篇习作都可以去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大家来欣赏。老师:听到这里,你们发现欣赏习作还有什么好处

10、?我们心情会很愉快。我们能够看到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优点。我们可以借鉴大家习作中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习作,使自己的习作更好。老师:这样一来,我们这节课改为“赏析我们的习作”吧。边欣赏同学的习作,边分析自己的习作,最后,再修改提高自己的习作作品。开始吧。(点评:以上环节完全体现出了老师对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使客观上就存在有习作能力差距的学生,在主观上没有丝毫的差距。每个人的习作都应受到尊重,都可以供大家欣赏。为本节课的进行做了很好的前期铺垫。 )(二)欣赏交流。1、全班交流。方式:第一步,学生根据老师对自己习作的看法,读自己的习作闪光点。第二步,学生自我欣赏。即学生自己谈为什么展示这一部分,自己欣赏

11、这部分的理由。第三步,互相欣赏。大家谈对这个同7学的展示部分的意见。在这个环节中,自我介绍的同学要学会有礼貌地尊重大家;然后,其他同学在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也要学会尊重被欣赏的同学。欣赏习作,首先同学之间更要相互欣赏。对学生的习作,老师已经阅过,并就每篇习作做了批注也以欣赏的心态作批注。即使再“差”的习作,老师也发掘其闪光点做有显著标志“” 。老师的欣赏批注体现在学生习作的方方面面。有语言方面,如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描写具体等;有篇章方面,如开头新颖、结尾含蓄、过渡自然等;有选材方面,如能以小见大,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等。所以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内容交流各不相同,全班学生欣赏

12、到的也是极其丰富的习作亮点大餐。2、小组交流。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全班学生交流、欣赏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交流,用全班交流欣赏时获取的方法进行。3、感言交流。即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有的学生会谈出自己的愉悦心情,有的学生会谈出自己学到的习作方法。学生不同,对习作的感知和实践能力也会不同。所以,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汲取谈自己的收获。(点评:1、这一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全班交流,还是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交流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自己欣8赏,别人欣赏。可以想象,习作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赞赏,这个学生该是多么的激动!又该得到多大的激励!而老师则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而

13、老师恰恰是在这种参与中把自己的意见、自己的引导适时地、无痕地抛给了学生。2、在交流学习感言时,学生不仅交流习作的收获,而且交流习作的情绪感受,这对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和表达欲望极其重要。 )(四)分析运用。分析修改自己的习作, 。(点评:此时分析、修改自己的习作是水到渠成。也应该是本课应有的学习收获的实践环节。 )(五)课后延伸。分小组 “编辑”作品、展示作品。即学生修改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然后按照小组编辑“成册” 。最后放班级成果展示台中进行展示。(点评:学生习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会非常自然而然说,是为了提高习作水平,是表达的需要。学生们是怎样看的呢?据调查,很多学生说是为了给老师完成作业。只是“为了给老师完成作业” ,学生能有多大的积极性呢。实际上,写作应该是人情感的表达,既然是表达,就应有听众或观众。自己的表达能有听众或观众,能得到别人的接受乃至欣赏、赞赏,心理的感受、情绪又会怎样呢?不言而知。学生也是如此,也应如此。所以,我们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交流他们自己习作劳动成果、劳动作品的机会。分小组“编辑”9作品、展示作品,非常好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会在编辑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创造自己的作品,珍视自己的作品;会在小组编辑活动中,相互合作,共生智慧,共享智慧,同时也相伴着成长,共享着成长的快乐。 )来源课 件 5y K J.C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