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2220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2017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 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2017 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别董大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竹石 是一首题画诗。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作者简介:郑燮( 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2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

2、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2017 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竹石鉴赏 xx 为大家带来过了,古诗词是小升初考试考察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多阅读古诗词鉴赏内容。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3古诗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

3、 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 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 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 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 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 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