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8433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我把绪论与第一章合在一起了)一、掌握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概念的含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的

2、构成要素:1、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教育活动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2、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指导与管理 教育者:担任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育者处于法律、传统、

3、知识及师生关系上的主导地位。这种地位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能力的考量。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又是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的关系。(交互主体,复合主体,主体间性)3、教育中介系统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因素,是决定性的;同时,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影响尤其教育内容(课程)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重要。但相比之下,这些“物”的因素最终要通过主体的创造和合理的开发使用、发挥作用。二、 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

4、络。起源:教育神话起源说、教育生物起源说、教育心理起源说、教育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形态有三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我们可以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三大时期;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三、 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例如学记、理想国、论语、雄辩术原理、卢梭、梅伊曼和拉伊、布鲁纳、布鲁姆、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班巴斯基、陶行知、杨贤江、蔡元培等教育家或教育著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掌握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学记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5、(中国)论语柏拉图理想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欧洲)亚里斯多德雄辩术原理古希腊“三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卢梭爱弥儿在思想观念方面对后世教育思想家产生重要影响卢梭的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布鲁纳教育过程教育研究更加深化1)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2)重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3)提倡“从发现中学习”布鲁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全面学习苏联的一段历史年代里,凯罗夫的教育学成了中国各级师范院校的必读书。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强调教育应

6、走在学生发展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班巴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提出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即普及教育的思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划分著名的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学校与社会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对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四、了解教

7、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1.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成绩或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时还可找到原因与结果的某些联系。(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8、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2.实验法是

9、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实验法,是在严格的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有组织的操纵实验措施,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前者在实验室内进行,后者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实验法的目的在于查明研究现象发生的原因,它能够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有人称实验法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灵魂。3.观 察 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

10、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2)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3) 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4) 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

11、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6 )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7)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

12、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4、行 动 研 究 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5、历史法,以教育活动的历史人物、事件为研究对象,

13、理解过去,并根据过去的事件及其发展,来理解现在和将来,为当今的教育发展服务。历史研究的素材主要是过去的著作、文件、档案等;也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和访问,以获取研究素材。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掌握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1)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2)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

14、展和社会发展。这三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构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遗传:(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遗传

15、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决定论鼻祖:高尔顿环境:(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决定论代表:华生个体的能动性:(一)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主导作用(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代表:洛克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因素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1)内因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外因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