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14715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语文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专题05诗歌鉴赏第02期含解析.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一、【2019届广东汕尾高三1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苦战行【唐】杜甫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监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注释;此诗作于宝应二年(公元763车),时段子璋反,陷遂州、锦州,马巴州将军率军前往平定,苦战身死。伏波将军指的是东汉光武帝时的著名得将领马援。14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将军自称是汉代伏波将军的子孙,这实际上是在表达他有报效国家的志向。B动乱还未平定国家却失去了勇士,诗人在悲叹的同时,必胜信念也产生了动摇。C“临江把臂”写诗人与马将军去年江边分别时的情景,通过

2、动作描写来表达深情。D“难再得”用语质朴,但表达的却是痛彻灵魂的深情,这样的情景不会再有了。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4B15去年离别时天上的孤云至今仍然静静地飘在天空,此时只有我一个人在望着那片孤云,不禁泪洒胸前。表达子诗人对为国捐躯的马将军的沉痛怀念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

3、要求选出“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诗人在悲叹的同时,必胜信念也产生了动摇”解读有误,结合诗歌,马将军的死的确让诗人伤心,但并未伤心到对朝廷剿灭叛军失去信心的地步。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含意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结合诗人思想追求及写作背景来归纳。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两句的含意。最后两句是“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先理解本意,这句话是说去年离别时天上的孤云至今仍然静静地飘在天空,此时只有我一个人在望着那片孤云,忍不住泪洒胸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马将军为国捐躯而悲痛怀念的感情。依据上述分析,考生可总结出本题答案。二、【2

4、019届黑龙江哈三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秋波媚陆游七月十六日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注】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高兴亭: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二句描绘了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雄浑画面。B词人借景抒情,角声、烽火为下文登高酹酒抒发诗兴提供了一个意境开阔的

5、背景,同时为全词奠定雄浑、激昂的感情基调。C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词人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感慨,角声之哀、歌声之悲,都是词人当时内心忧郁哀愁的再现。D这首词紧扣“望”字,词人登高望远,借所见所闻写出内心所感,既有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又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1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两阕简要分析。【答案】14C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山河沦丧的悲愤收复长安的渴望。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登高酹酒,抒发诗人面对山河沦丧的悲愤之情。下片写诗人遥望长安,想象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性利归来,抒发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渴望。【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

6、手法的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内容、人物形象形象、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背景、注释,细读本诗,对照选项逐个分析,本题C项,“都是词人当时内心忧郁哀愁的再现”分析错误,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悲歌去筑,凭高酧酒,此兴悠哉”,表达的是慷慨悲壮之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求考生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两阕简要分析。”考生答题时

7、应先按照“手法+诗句分析+情感”的答题模式,本诗上片“秋到边城角声哀”,融情入景,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悲歌去筑,凭高酧酒,此兴悠哉” 抒发诗人面对山河沦丧的悲愤之情。“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作者高兴地发现,原来漂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作者想象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

8、归来。抒发了作者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信念,洋溢着深厚的爱国激情。【点睛】诗歌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高中古诗词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三、【2019届吉林凌源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辛弃疾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注】彩胜:又称幡胜。续汉礼仪志有:“立春之日,立青幡

9、于门外。”“红旗”句:苏轼上元夜有“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的诗句。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前青幡与华灯交相辉映,大地春风送来暖意。这两句描写出节日的盛景。B天空的明月本是自然现象,词人用“唤取”两字赋予月人的情感,饶有情趣。C面对着元夕立春这样热闹的节日,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D词人对元宵夜华美的盛景不感兴趣,却独自一人来到前村欣赏早开的梅花。15词的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C15词的最后两句写了词人独自前村赏梅的情景。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解析】【14题详解】

10、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赏析有误。“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两句,根据注释,意思应为带着仪仗,骑着马,在马蹄声中赏灯的兴趣因为年老而变淡。故选C项。【1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分析诗句作用。本题要求分析词的最后两句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对表达情

11、感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词的最后两句“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内容上,写了词人独自前村赏梅的情景。结构上,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表达情感上,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整体上,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看看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考生对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要理解,并能结合句子分析判断出来。然后结合题干中的内容具体分析。四、【2019届湖北省武汉外国语高三下3月模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游赏心亭王 珪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类似境界。B“城压沧波到海门”是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到海门”写出江水一泻千里。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暗示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登高远眺

13、,触景生情,感慨弥深。“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D“黄旗”“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E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15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DE15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历

14、史教训。【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错误。“当日黄旗王气昏”,“黄旗紫盖”,是帝王气象,“王气”,旧指王朝的运数。“黄旗王气昏”,犹言陈王朝寿终正寝。听到玉树歌,人们不禁想起陈朝覆灭的历史悲

15、剧。这亡国的悲歌,可说是晓悟后人莫蹈覆辙的警钟。耳边响起的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使人想起当年陈后主沉湎歌舞,荒废朝政,导致国破身俘。E项,“乐观豁达”表述错误。“对芳樽”照应前文的“醉眼”,表明感慨之深,只得借酒消愁,无乐观豁达的精神。故选DE。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手法分析,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手法等。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寓情于景。诗前两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