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13119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1新人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与概率(1) 【教学内容】统计表。【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重点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

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填好统计表。【课堂作业】教材第96页例3。【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3、 第1课时 统计与概率(1)(1)统计表(2)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第2课时 统计与概率(2) 【教学内容】统计与概率(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2.渗透统计意识。【重点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如何设计调查表,今天我们来一起整理一下制作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归纳整理】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

4、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重点汇报。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2)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3)做一

5、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c.确定调查的方法;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e.整理和描述数据;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课堂作业】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2、3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统计与概率(2)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确定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予以记录;整理和描述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6、在教学中我采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与实效,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图的各种特征。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3) 【教学内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体会三个统计量的不同特征和使用范围。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意识。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体会三个统计量的不同特征和使用范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教师:CCTV-3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歌手演唱完毕,评

7、委亮出的分数是:9.87,9.65,9.84,9.78,9.75,9.72,9.90,9.83,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由此引出课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复习回顾】1.复习平均数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两个统计表。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

8、示思考的问题)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小组汇报。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1+3+5+10+12+6+3)1.50(m)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40=39.6(kg)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2.复习中位数、众数(1

9、)教师: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它们各有什么特征?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白: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上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的两个统计表,提问:你能说说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吗?学生认真观察统计表,思考并回答。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归纳小结】1.教师: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每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2.教师: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

10、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课堂作业】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第4题:(1)不合理,因为从进货量和销售量的差来看,尺码是35、39、40三种型号的鞋剩货有些多。(2)建议下次进货时适当降低35、39、40三种型号鞋的进货量,根据销货量的排名来看,每种型号的鞋的进货量的比例总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化。第5题:(1)平均数:(9.8+9.729.649.59.42+9.1)119.55(分)(2)有道理,因为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但它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小这种影响,在评分时就采

11、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做是合理的。平均分:(9.72+9.64+9.5+9.42)99.57(分)【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谈学到的知识及掌握的方法。【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3)平均数:能较充分的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1.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要多举实际的例子让学生领悟这三种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的信息,以及怎样利用好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计算比较

12、繁琐,要训练学生的耐心。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2.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教师出示情境图。表哥:我想看足球比赛。表弟:我想看动画片。表妹:我

13、想看电视剧。教师:3个人只有一台电视,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看什么节目。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学生:抽签、掷骰子。2.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复习讲授】1.教师:说一说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下面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判断这些事例的可能性。课件展示:(1)我从

14、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2)吃饭时,有人用左手拿筷子。(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3.解决问题,延伸拓展(1)教师: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各说一句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2)课件展示买彩票的片段。组织学生看完这些片段,提问:你有什么想法吗?你想对买彩票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点什么呢?【课堂作业】1.填空。(1)袋子里放了10个白球、5个黄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均一样,若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来,则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小。(2)一个盒子里装有数量相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每个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若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则甲、乙获胜的机会( )。2.选择。(1)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组成偶数的可能性为( )。A. B. C. D. (2)一名运动员连续射靶10次,其中两次命中十环,两次命中九环,六次命中八环,针对某次射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中十环的可能性最大B.命中九环的可能性最大C.命中八环的可能性最大D.以上可能性均等3.有一个均匀的正十二面体的骰子,其中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2个面标有“4”,1个面标有“5”,其余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