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8313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七观察物体教案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单元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并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而且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提供一些帮助。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有层次地安排观察活动;2.精心选择观察的对象,以便于学生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

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难点: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课件、玩具小猴、照片。多媒体课件播报动画片盲人摸象的故事。师:为什么5个盲人说的大象都长得不一样呢?生:因为5个盲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形状也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师:我们平时要了解一个物体的样子,除了用摸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自

3、由发言。师: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1教学第90页例1。师: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哪里拍的?为什么不一样?小组互相讨论交流:(1)哪一张是教室前面的照片?哪一张是教室后面的照片? (2)哪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同样一个教室从前面观察和从后面观察,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2教学第90页例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师出示一个玩具猴)小朋

4、友们,喜欢这只玩具猴吗?愿意和它一起学习吗?(1)引导学生活动,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长把玩具小猴摆好,然后大家作为摄影师,摄影师按照自己坐的方向给玩具猴拍照片。 (2)让学生分别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一张照片,并将拍摄好的照片输入电脑,准备投影展示。 (3)拍摄交流:交流拍摄照片的感受与想法。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拍的?自己拍的玩具小猴照片大概会是个什么样子? (4)作品展示:将刚刚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四张照片按顺序展示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猜一猜这是谁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是这个同学拍的?请你说一说理由。(对拍摄的同学和回答问题的同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 (5)再说说另外三张照片。请你说一说这是谁拍

5、的?这四张照片为什么拍得不同呢?小结:因为他们看玩具小猴的角度不同,也就是拍摄的角度不同。 1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照片,说一说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2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判断的?(3)教师引导观察:可以看车辆的车灯、方向盘、车门、后视镜等物品区分从哪个方向观察的。3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准备一架玩具飞机,放在桌面上。准备四把椅子并编号:1、2、3、4。(1)分小组让学生观察,学生在各自的位置进行观察,并选出自己看到的图片,再说说其他三人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片。(2)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

6、怎样判断的,你的判断对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在这一课中,为了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性的生活背景,设计了多种观察物体的活动,如观察小汽车、毛绒玩具等,有效激活了儿童的活动经验。让学生通过想象、判断、推理,做出合情合理的思考,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2.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物体,并把看到的画下来。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对话性

7、的平台。4.回归生活,应用实践。“ 数学生活化”要求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应用于生活。例如我交给孩子们的作业,就是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带到生活中去,养成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的好习惯。第2课时练习课(观察物体)教材第9293页第17题。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进一步巩固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简单物体的形状。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件。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请同学们站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看一看,说说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观察,然后全班交

8、流,说说自己看到的教室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小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1教材第92页“练习十五”第2题。(1)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从正面和侧面看一看,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然后完成第一幅图的连线。(2)第二幅图,学生先想一想、连一连,指名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2教材第92页“练习十五”第3题。(1)师:这是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拍下来的照片,你觉得哪幅图是小明最先看到的?为什么?(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结果。(3)小结:小明的位置没变,但是汽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3教材第92页“练习十五”第4题。指导学生根据第3题的经验

9、判断第4题,全班交流时说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4教材第93页“练习十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汇报。5教材第93页“练习十五”第6题。(1)4人小组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2)4人依次交换位置观察,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四个方向分别看一次,并说说看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每次看到的形状相同吗?6教材第93页“练习十五”第7题。(1)引导学生先猜想:下面的4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2)4人小组合作观察实物图,验证猜想,教师巡视指导。(3)小结:同时观察两个物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知识,并有了二维空间的观念。但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此缺乏有意识的经验积累,因此学生很难将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的视图正确地联系起来。为此,本节课通过练习,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两个方位观察物体,过渡到从一个方位观察移动的物体,再从四个方向观察物体,到观察组合物体。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