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2127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时训练1:第1单元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西亚 B北非 C大洋洲 D东亚2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不均现象最显著最突出的是( )A德国法国C埃及 意大利3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原因是( )庞大的人口压力 自然资源种类少,品种不全 环境危机在加剧 环境污染正在减少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资源利用率高,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较发达A. B. C. D.4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长C气候条件优越 D资源丰富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C逐

2、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回答69题。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对外开放程度 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7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主要参考( )A土地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矿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C光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D气候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8有关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B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小人口数量C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D环境合理容量有较强的可确定性9有关

3、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10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11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是(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的国策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12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A内蒙古的黑河

4、至广西的腾冲一线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二、综合题13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写简称)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历史原因是_。(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耕地状况看,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_。(2)曲线告诉我们,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利用_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从而使环境人口容量发生_。(3)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_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_的发展,可耕地总数将逐渐减少。(4)从图中反映的内容看,为了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要保护_,二要控制_。答案:1.D 2.C 3 .D 4. B 5. D 6.B 7.A 8.C 9.C 10.C 11. D 12. D13.(1)鲁 豫 苏 台 渝(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晚(3)乌鲁木齐 兰州 包头14.(1)60亿 (2)资源 变化 (3)三 城市化(4)环境 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