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01708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傅仁轩 肖连风摘要:根据物联网的三种应用架构,结合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方案,该系统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无线传感网络短距离通信与GPRS/CDMA/3G远距离通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监控中心应用软件网络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远程数据采集终端现场传感器与终端之间无线组网的方式。该系统与传统的实现方案相比,该方案的通信组网有明显的优势。关键词:物联网,数据采集与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组网1 引言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

2、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说就是可实现“感知世界”的网络。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即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也就是实现在具体应用领域的“感知”。因此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对自动化工程师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无论工厂的现场设备,还是电

3、网、自来水管网、燃气管道、铁路、桥梁、隧道、水文水利系统,甚至我们的飞船、卫星运行监测,无不是通过将物物相联的这个“物联”网络来实现的,只不过我们传统上将这些专业领域的“物联”应用称之为SCADA系统。当然从定义上来看,物联网是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感知”网络,通过物联网我们可将“感知”扩展到每台设备、每件商品,甚至每个人,实现对静态物的监控与管理、对动态物的定位与跟踪、对商品的识别,以真正达到 “感知中国”、“智慧地球”的目标。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物联网既是SCADA这一传统“感知”技术在概念与应用的延伸,又是对SCADA 技术发展的一个质的提升。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促进SC

4、ADA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变革与升级,使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除了在传统的供水、供气、环保、能源、轨道交通、机场、铁路、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外,在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其它各种领域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最终使SCADA这一物联网的垂直具体应用系统,真正发展成为“感知世界”的智慧网。2 物联网的三种应用架构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把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相联结,物联网应用有三种架构:1)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电子标签可能是三类技术体系中最灵活的能够把“物”改变成为智能物件的,它的主要应用是把移动和非移动资产贴上标签,实现各种跟踪和管理。2)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

5、架构:主要是指无线传感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由分布在自由空间里的一组“自治的”无线传感器组成,共同协作完成对特定周边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化学成分、压力、声音、位移、振动、污染颗粒等的监控。WSN中的一个节点(或叫Mote)一般由一个无线收发器、一个微控制器和一个电源组成。WSN一般是自治重构(Ad-Hoc或Self-Configuring)网络,包括无线网状网(Mesh Networks)和移动自重构网(MANET)等。3)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业界认同的M2M理念和技术架构覆盖的范围应该是最广泛的,包含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方式。M

6、2M覆盖和拓展了工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中传统的SCADA系统。3 新型SCADA系统设计3.1 传统SCADA系统一般SCADA系统由监控中心、通讯网络和远程数据采集终端组成。监控中心即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也称上位机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管理员站和操作员站,软件采用专用的SCADA系统软件。SCADA系统通讯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有线和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终端,即各种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位机,如各种RTU、PLC及各种智能控制设备等。SCADA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SCADA系统已经

7、从最初的主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到了今天的网络化的控制系统。SCADA也从专有协议的封闭系统演变为以以太网和TCP/IP协议为主流的开放系统。3.2 新型SCADA系统设计根据物联网的三种应用架构,结合SCADA系统的体系结构,在物联网发展的今天,SCADA系统的结构、通信网络、现场数据采集终端都会发生新的变化。3.2.1监控中心由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组成。监控中心硬件设备:在满足网络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云计算概念,主要功能在服务器上完成,用云终端代替操作员站与管理员站的计算机,简化操作员站与管理员站的硬件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便于系统功能与规模的扩充。监控中心应用系统软件

8、,在满足一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强大的网络功能,由传统点到点的SCADA系统发展为端到端的互联网协议架构系统。支持PDA、手机作为操作终端:SCADA系统软件直接支持手机作为操作终端。这使得SCADA的使用范围从监控室扩大到任何手机网络可以到达的区域。远程组态和维护技术:SCADA系统的组态采用B/S结构,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软件,提供很强的远程维护支持,大大降低项目实施和维护的成本。多种的权限管理:传统SCADA系统的操作员是限定在很少的几个人,现在SCADA系统面向全企业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人员提供服务的网站发展,这就要求SCADA软件具有多种权限支持。视频与工业数据一体化:

9、将视频与SCADA系统集成在一起的要求越来越普遍。3.2.2通讯网络兼容多种通信模式,如将无线专网、GPRS/CDMA/3G、光纤网及卫星网等等,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各种应用网络的互联互通,真正组成一个可连接各种感知终端的有机通信网络平台。3.2.3远程数据采集终端根据需要选用WSN/WiFi等无线组网方式,增加现场组网的灵活性。应具有很强的通讯能力,自带以太网接口,在监控现场根据不同的采集对象选择不同的组网方式,对于数据采集利用WSN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比较分散的传感器;对于视频采集利用WiFi无线组网。无论采用那种无线组网方式能减少布线、施工的工作量。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优点。1

10、)成本低。WSN节点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就单个节点而言,硬件成本是较低的。WSN采用开放的简化ZigBee协议栈,工作在2.4GHz免执照的ISM频段。2)对等网络多冗余、高可靠性。WSN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地位平等,是一个对等式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任何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3)组网能力强。支持树状、星状、网状等多种组网方式,网络的布设和展开无需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节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节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4)多跳(Multi-hop)路由。WSN节点通信能力有限,覆盖范围只有几十

11、米到几百米,节点只能与它的邻居直接通信。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由。WSN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网络节点完成的。利用WSN组网的现场数据采集终端拓扑图如下图所示: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节点现场监测区域路由4 系统功能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SCADA系统的主要功能:1.) 数据采集:采集远程端站的数据。2.) 报表功能:具有年、月、周、日报表及打印。3.) GIS功能:地图功能。4.) 具有多种通信方式:有线/无线,专网/公网等。5.) 数据处理:根据需要做数据分析、统计等。6.) 报警处理:报警信息的处理7.) 信息预测分析:一些消耗量的预测分析8.)

12、 设备管理:端站设备的安装时间、位置、故障日期等信息9.) 设备控制、监测:10.) 事件日志:11.) 图表分析:12.) 参数查看: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用户可以查看所有端站每时每分采集的各项数据,并具有查询此企业某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数据,13.) 组态功能:任意增加、删除某一终端的信息;任意增加、删除AI、DI、PI等参数的信息14.) 查询功能:以数据库为核心,提供数据处理、查询、备份等功能。5结论设备互联的物联网,将是自动化企业的又一巨大潜在市场。本文紧紧围绕物联网技术应用架构,设计了新型的SCADA系统,突出了由传统点到点的SCADA系统发展为端到端的互联网协议架构系统的特点。现场数据采集终端采用无线传感器组网模式,体现了物联网的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进,该系统在企业管理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专业.专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