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611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4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四十三)1.A解析 1917年3月即俄历二月爆发的革命即二月革命,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四月提纲”任务是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实现的,故B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故C项错误;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2.B解析 材料“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举行起义推翻临时政府”是说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故A项错误;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决定举行起义

2、推翻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确立社会主义革命方针是在“四月提纲”中,故C项错误;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的是和平法令,故D项错误。3.B解析 结合所学,工业国有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表格内容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1913年”“1926年”的时间信息和表格内容可知,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较之封建专制时期工人平均工作时长缩短,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故D项错误。4.C解析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实际上是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1

3、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这一举措是苏维埃政权所为,故B项错误;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实际上是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故D项错误。5.B解析 由材料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完全是出于战时的需要,早在战前列宁就有这种想法,故A项错误;由材料“列宁宣布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强有力的手段”可知,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故B项正确;向资本主义暂时退却的过渡政策是新经济

4、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材料中“列宁宣布”是在1917年,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是在1918年,故D项错误。6.B解析 “城乡结合部出现一批批贩卖粮食或其他物品的背口袋的人,从事黑市交易”,表明农业措施被严格执行,故A项错误;“背口袋的人”从事黑市粮食交易,表明余粮收集制影响民众生活,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当时苏俄战争的需要,故C项错误;苏俄自由贸易一直没有禁绝,与材料内容反映的“背口袋的人”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7.C解析 1920年,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不存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故A项错误;工业建设全面展开是在苏

5、联的斯大林统治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来发展自身的力量,恰好反映了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即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不是与西方国家展开竞争,故D项错误。8.D解析 国家消费品生产增加与私商控制零售贸易比例没有任何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农产品商品化,故B项错误;私商控制零售贸易比重与工业经济的全面恢复同样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故C项错误;联系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在1921年之

6、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国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关系,而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以来,国家转而允许实行自由贸易,私商控制零售贸易比例才能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9.D解析 根据题目中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处于斯大林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25年苏联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农业集体化的实行是为了工业的发展需求,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和“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得出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故D项正确。10.C解析 材料并未反映苏俄(联)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当时苏俄(

7、联)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未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苏俄(联)暂时将部分企业租让和租借,说明其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苏俄(联)承认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不是举借内债,故D项错误。11.D解析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实物配给制,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就是执行政府的行政命令,故C项错误;由材料“1932年年底”可知当时为斯大林统治时期,结合材料中“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可知,斯大林模式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奉献,故D项正确。12

8、.A解析 1932年正是苏联的一五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正在经历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大量人才、技术设备,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帮助的说法太绝对化,明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输出,故D项错误。13.(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大、速度快;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有计划地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意义:

9、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得出为工业化服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得出由中央强制推行;根据材料一“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中“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被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最大规模农业的国家”得出规模大、速度快;根据材料一“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

10、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得出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得出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决不能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得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根据材料二“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得出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根据材料二“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得出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二“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得出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根据材料二“这个农业合

11、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将是很重要的”得出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并结合所学得出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根据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并结合所学得出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根据材料二“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得出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14.示例:论题:发展经济必须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阐述:近代英国,伴随着资

12、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竞争,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后来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增强生产的计划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打击。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俄(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来发展生产,恢复了国民经济,缓和了社会危机,探索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还成为欧洲第一

13、、世界第二的世界强国。综上,无论是市场还是计划,只要是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就能促进经济发展。解析 首先明确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论题,如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国情。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英国、美国和苏俄(联)为例,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市场经济,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增加生产的计划性,缓解了经济危机。苏俄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探索出了向社会

14、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最后进行总结,无论采取哪种资源配置方式,只要适合本国国情,就能促进经济发展。课时作业(四十四)1.B解析 据题干中的柱状图可知,日常消费用品分期付款使用比例高容易引发经济问题,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市场孕育着不安定因素,故选B。据题干中的柱状图可知,消费者分期付款使用比例高,未涉及贫富差距和购买力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分期付款使用比例高,未涉及科技进步,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分期付款消费,与股票投机过度无关,D项错误。2.C解析 “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集中体现了维护英国的

15、利益,A项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这是反自由主义经济体系的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能有效减轻经济大危机对英国的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的这种做法与世界经济秩序无关,故D项错误。3.C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起步,1825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表明世界经济联为一个整体,故A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政府的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经济恶化,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税率”可知,各国纷纷开展关

16、税战,故C项正确;关税战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故D项错误。4.A解析 “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联邦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联邦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新的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联邦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联邦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新的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无法看出经济已经恢复的迹象,故B项错误;“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联邦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没有涉及全国工业复兴法,故C项错误;“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联邦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联邦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新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