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999625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历城双语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一、单选题 1. 关于下图中四地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 甲地雪山连绵 B. 乙地有“地上河”现象C. 丙地较为干旱 D. 丁地是小麦主要种植区【答案】B【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北方的分界线。图中甲乙位于北方地区,丙丁位于南方地区,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选项错误;乙位于华北平原,黄河的下游地区,有“地上河”现象,B选项正确;丙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为湿润地区,C选项错误;丁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种植水稻,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2. 下表是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

2、源调查资料。我国南北方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表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调查资料占全国的百分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耕地资源35.2%59.2%水资源80%14.7%A. 南方多且以水田为主 B. 南方少且以旱地为主C. 北方多且以旱地为主 D. 北方少且以水田为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且以旱地为主。3. 下表是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调查资料。下列解决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措施中可行的是( )表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调查资料占全国的百分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耕地资源35.2%59.2%水资源80%14.

3、7%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水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B。4. 结合下图,答题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 城镇建设挤占 B. 水土流失严重C. 风沙危害加剧 D. 土地污染严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供需矛盾

4、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用地还要不断增加,每年尚需占用相当数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读图可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故选A。5.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C. 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 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解: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用地还要不断增加,每年尚需占

5、用相当数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解决城镇建设挤占的问题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6. 读图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问题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A. 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东北平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得,图中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内蒙古高原地区,该地形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图中的气象灾害可能是寒潮。故选C。7. 读图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问题如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台风

6、 C. 洪涝 D. 寒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和冬季风的发源地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应为寒潮;寒潮的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有时还会使体弱的牲畜直接受冻致死。在干燥地区,寒潮引起的“沙暴”不仅刮走土壤表面的细土,大大损耗土壤肥力,而且还可以埋没田园。故选D。8.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电

7、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的省区是 B. 气候湿热盛产稻米的省区是C. 蒙古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D. 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及特点。读图可得,是黑龙江省,是内蒙古自治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云南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故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故B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C错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故D正确。故选D。9. 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答案】D【解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

8、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读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10. 我国疆域广阔,许多源远流长。关于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B.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桃花峪C. “人在

9、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D. 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故A正确;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故B错误;“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景观,故C错误;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航运价值高,故D错误,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11. 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 太行山脉 武夷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B. 大兴安岭 台湾山脉

10、 天山山脉 阿尔泰山脉C. 雪峰山脉 长白山脉 秦岭山脉 大别山脉D. 巫山山脉 武夷山脉 阴山山脉 横断山脉【答案】A【解析】为太行山脉,为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也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武夷山脉,为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为新疆西藏的分界线,也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为祁连山脉为甘肃与青海的分界线,也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的分布。12.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与图中实地情况一致的是( ) A. 处比处坡度陡峭 B. 处海拔不足400米 C. 处比四周低 D. 处可能有河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可得:处比

11、处等高线稀疏,处比处坡度缓,故A错误;处的海拔高度在400-450米之间,故B错误;图中处是鞍部,比山顶的海拔低,比其它两侧的海拔高,故C错误;处是山谷部位,该处容易孕育有河流,故D正确。故选D。13. 读国家轮廓图,下列对四个国家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 亚马孙河流经国C. 袋鼠、鸸鹋是国独有的古老动物 D. 到国去游览富士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故正确;B、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故正确;C、袋鼠、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故正确;D、是法国,富士山在日本,故错误故选:D14. 不同的国家位置不同,自然环

12、境、经济发展特点差异很大,关于甲、乙两国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国农产品大量出口 B. 乙国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 甲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 乙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和俄罗斯的相关知识点。日本不大量出口农产品,该国家耕地面积狭小,故A错误;俄罗斯的气候寒冷,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B正确;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故C错误;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资源丰富的地区,故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 15. 读亚欧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和欧洲主要的山脉:G_,H_。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_;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_

13、。 (3)河流:_,_,_,_,_,_。 (4)亚洲地形以_为主,地势特点是_。 (5)欧洲是世界平均海拔_的大洲,其地形以_为主,地形分布特点是山脉多分布在_两侧。 (6)欧洲_气候和_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 (7)图2中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_气候、_气候和_气候。 (8)青藏高原属于_气候,亚洲东海岸气候类型以_气候为主。 (9)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_国家。 (10)小明打算暑假到欧洲西部旅游,如果乘船游览陡峻幽深的峡湾,他应该选择去_(选填“挪威”或“法国”)。 (11)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14、最_(低/高)的大洲。_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_、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_、_、日本。【答案】(1)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3)黄河;长江;湄公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高原、山地;中部高,四周低(5)最低;平原;南北(6)温带海洋性;地中海(7)热带沙漠;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8)高山高原;温带季风(9)发达(10)挪威(11)低;亚;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地理概况。(1)读图可得:G是阿尔卑斯山脉,H是喜马拉雅山脉。(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3)河流:是黄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