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8423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3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组合练30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_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_,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_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A风和日丽肃杀无缘无故B风和日丽萧条莫名其妙C风和日暖肃杀莫名其妙D风和日暖萧条无缘无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

2、取得的。B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C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3为下列对联撰写一条横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左宗棠)横批:心旷神怡B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豪。(刘可毅)横批:啸傲江湖C刊石惟余西汉文字,行歌当约高阳酒徒。(吴昌硕)横批:书

3、生意气D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张大千)横批:纵情山水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像穿行在阴森森的地狱里,几乎没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他用另一种方式爱着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他为他们打开道义忏悔室的门,让他们面对自己的心灵只有看到自己的丑恶,才会是善行的开始。A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拷问灵魂,直击心灵。B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敏感的道德审判官。C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罪恶的拷问中蕴含悲悯与热爱。D陀思妥耶夫斯

4、基对人心丑恶的揭露入木三分。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A讽刺平均主义的思想。B讽刺利己主义的思想。C讽刺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D讽刺喜欢吃大锅饭的思想。二、古代文化常识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广,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之一。辖地为今湖北、广东全境。B借补,古代的一种授官方式。将某地官员借调到某地,与该地官员共同治理当地军政事务,称之为“借补”。C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D中书令,古代官名,指中书省的长官,掌管传宣诏命等事宜。中书省和尚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

5、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指革去现有职务。B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诵。古人讲究音乐的教化作用,故而也以“弦歌”指代礼乐教化。常用“弦歌不辍”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C休致,本义是将职位还给朝廷,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起用。D在我国古代的官职中,有“博士”和“学士”之称,博士是比学士品级还高的官。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器,即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如楚庄王“问鼎中原”就意味着想要谋取周王室权位。B明、清二朝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

6、“科道官”。其共同职权为监察、弹劾内外百官。他们品秩虽不高,权力却不小。C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按年、月、日记载某一皇帝统治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灾祥等大事。D两广,明清时广东、广西两地的合称,两朝都设有两广总督。三、名句名篇默写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岱宗夫如何?_。(杜甫望岳)(3)_,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4)转朱阁,低绮户,_。(苏轼水调歌头)(5)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一旦不能有,_。(杜牧阿房宫赋)(7)_,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8)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7、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风之积也不厚,_。(庄子逍遥游)(2)吾尝终日而思矣,_。(荀子劝学)(3)_,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4)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5)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7)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8)同声相应,_。(易经)汉字幽默拾趣1“丙”对“内”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第三也捞不上!2“内”对“芮”说:一头乱草,该理发了,看你像啥?3“内”对“肉”说: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4“音”对“意”说:别忘了,我才是你的心上人哩!5“庄

8、”对“压”说:看你,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揣在腰里?6“休”对“体”说:你心里老算计一本账,肯定没有我轻松!7“重”对“里”说:没有行千里之志,你就在家里呆着吧!8“能”对“熊”说:想有能力,不当狗熊,就趁早精简机构吧!9“兔”对“免”说:不管长短,总得有个尾巴,否则,入伙,就免谈吧!10“买”对“卖”说:扛了十字架,就不一般,果然可以出手了!11“尚”对“常”说:臭美啥?有了头巾都不知往哪儿戴!傻样!12“困”对“闲”说:关了门,咱们是一家吧?13“住”对“往”说:你带了东西,这是往哪儿去?14“师”对“帅”说:真是青出于蓝啊!你可比为师有出息呀!15“杏”对“杳”说:怪不得找不到你了,原来带了

9、隐形装置!16“王”对“玉”说:该丢弃一点,你就舍不得!所以,啥时候也成不了王!17“金”对“全”说:拈轻怕重,怕负责任,还想跟我比,没门!18“田”对“申”说:“由”上窜,“甲”下跳,你是“上窜下跳”!19“古”对“舌”说:头发长了,也不理一理!难怪人家嚼舌头!20“庆”对“厌”说:光明正大的事不干,偷偷摸摸当狗!谁不讨厌!21“司”对“同”说:大度些嘛!不妨先网开一面,没有付出,别想掌权!22“叮”对“打”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打说: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23“盯”对“叮”说:多看一会儿不就行了!啰嗦个啥!24“订”对“钉”说:有话好说呀,干吗,非得板上钉钉!答案精析1C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10、暖和(多用于春天)。风和日暖:微风和畅,阳光温暖的好天气。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2CA项结构混乱,“靠的是”和“取得的”句式杂糅。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随着”。D项不合逻辑,强加因果。3CA项左宗棠写此联,心情特好,因为他此时仕途一帆风顺,黄河千年浑浊可是今日在“我”的园中澄清了;“万山不隔中秋月”,思家情怀,仍然存在,甚至更加强烈,所以“心旷神怡”不符。B项“秋风古道”,满目凄凉,纵马驰骋,诗人感到豪爽。这是漂泊之人的一种情感,不是侠客的江湖情怀。D项强调的

11、是人的高尚品德与伟大情怀,值得他人学习,与横批内容不太符合。4C文段主要讲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拷问人们的罪恶,但又不单单是拷问罪恶,“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他用另一种方式爱着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只有看到自己的丑恶,才会是善行的开始”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对比四个选项可知,A项“直击心灵”太宽泛。B项“道德审判官”的说法偏离文意。D项强调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拷问,没有涉及对人物的悲悯、关爱等,概括不全面。C项的概括最准确。5D漫画中有两个人站在一棵苹果树下,每人拿了一个苹果,树上还有一个苹果。他们却在想着:如果树下有两个人,最好不要有三个苹果。因为他们担心多出的苹果会被对方摘取。这就讽刺了平均主义思想和不愿意为他人着想、只为自己着想的利己主义思想。6AA项“辖地为今湖北、广东全境”错,辖地应为今湖北、湖南全境。7DD项在我国古代,博士的品级没有学士高。8AA项“神器”指帝王的印玺。9(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齐鲁青未了(3)适莽苍者(4)照无眠(5)山肴野蔌(6)输来其间(7)巧言乱德(8)众里寻他千百度10(1)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曲终收拨当心画(4)不抚壮而弃秽兮(5)玉盘珍羞直万钱(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不义而富且贵(8)同气相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