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998089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正确或最优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炎炎夏日教室内的温度可高达60B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C你的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1s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炎炎夏日教室内的温度可高达30左右,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

2、况;B、乒乓球台的高度与课桌的高度差不多约为80cm,所以B符合实际情况;C、人的脉搏跳动1次所用的时间是1s左右,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10s左右,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2(3分)(2012德宏州)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

3、用题;定性思想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河流中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B、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C、固态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是物体凝华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熔化、液化、凝华几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基础3(3分)(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4、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当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利用该性质制成了放大镜(3)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

5、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原理及应用,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4(3分)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倒车雷达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C利用B超查看胎儿的情况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考点: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6、解答:解:A、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倒车雷达,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的深度,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用“B超”查看胎儿的情况,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的胆结石,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具体实例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这一特点的联系能力,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5(3分)如表格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纯水1.0103冰0.9103煤油0.8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

7、103铜8.9103水银13.6103铅11.3103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比铅块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通常固态物质密度大于液态、气态物质密度;(2)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3)同种物质密度随状态而变化;(4)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V可知,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密度小的,质量小解答:解:A、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干松木、铜、铅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故A错误;B、从表中可以看出,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故B错误;C、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这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

8、下,密度不相等,故C正确;D、由密度公式变形m=V可知,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密度大的,体积小,从表中可知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所以铅块的质量比铜块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紧密结合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D选项需要利用密度公式变形进行分析,难度适中6(3分)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减弱噪声实质是降低噪声的振动频率B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这是由于它的振动幅度过大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减弱噪声实质是减小

9、噪声振动的振幅;(2)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减弱噪声实质是降低噪声的振动幅度,声音A说法错误;B、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由于它的振动频率过大,所以B说法错误;C、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是振动的,所以鼓面上的泡沫塑料屑会不停的运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所以C说法正确;D、因为电磁波可以

10、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探究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结合了转化法进行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中考的热点7(3分)下面列出测量牛奶密度三种操作方法及步骤,比较说明最合理的是哪种?()方法一: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用量筒量出适量的牛奶的体积为V1;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方法二: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牛奶的总质量为m;用量筒量出烧杯中牛奶的体积为V1方法三: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牛奶的总质量m;将烧杯内的部分牛奶倒入

11、量筒内,测出部分牛奶的体积为V1;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0A方法一B方法二C方法三D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测量结果不会造成差异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由公式=可知,要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得到牛奶的质量和体积方法一测量牛奶质量时和方法二测量牛奶体积时,都有部分牛奶会沾在杯壁水上,导致牛奶的质量或体积略小,由此可以得出该实验的与不足之处解答:解:方法一:先用量筒测出适量牛奶的体积,再将这适量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其质量,操作中还有部分牛奶附在量筒壁上,测出这牛奶的质量偏小,会使测出牛奶的密度值偏小;方法二:先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在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的牛奶的总质

12、量,最后用量筒量出牛奶的体积,操作过程中烧杯壁上附着一部分牛奶,测得适量牛奶体积偏小,使其密度值会偏大;方法三:方法三的正确操作,克服适量牛奶质量偏小和体积偏小的影响,测出牛奶密度值更准确,所以是最合理的方法故选C点评: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化实验过程减小误差8(3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A将光屏往下移B将蜡烛往上移C将凸透镜向上移D将光屏远离透镜一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凸透镜在光屏

13、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与物的上与下正好相反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小明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应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意义9(3分)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出现水珠是汽化现象B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

14、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分析液化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温度情况解答:解:(1)将温度低的冰水注入烧杯,烧杯的温度就会变得很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烧杯壁,会在其外表面液化为小水滴;(2)将温度高的热水注入烧杯中,热水会汽化为水蒸气,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遇到烧杯壁,在其内表面上液化为小水滴;可见,甲是外壁出现小水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