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6184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3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含解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小卷(十三)1.C解析 从材料可知,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由于保皇派内部分化和共和制度更符合当时的需要,故选C。从材料“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可知,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是由于保皇派内部分化,实力削弱,A项错误;从材料“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可知,遵从卢梭民主思想不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巴黎公社由无产阶级专政,与材料中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不符,D项错误。2.D解析 英国的权利法案并不是宪法,故A项错误;美国的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是明显的总统制共和制,故B项错误;拿破仑法典同样也并不是真正的宪法,故

2、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民主派激烈斗争的结果,其中有关共和的内容也仅是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故D项正确。3.C解析 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是“民主成分”的体现,故选C。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体现出皇帝控制行政权,与问题不符,A项错误;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体现出皇帝掌握立法权,与问题不符,B项错误;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体现不出“民主成分”,D项错误。4.C解析 材料表明,社会各群体均以军官身份为荣,凸显了军国主义色彩,体现的是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延续,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存在缺陷、德国军事实力强大、对外扩张等信息,A、B、D三项错误。5.

3、B解析 英国是18世纪中期建立殖民帝国的,故A项错误;英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农村实行圈地运动,而法国则仍是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发达,故B项正确;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仍实行封建统治,但C项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也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6.D解析 议会立法可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不能彻底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故A项错误;议会立法有助于缓解社会阶级矛盾,不能消除阶级矛盾,故B项错误;议会立法有助于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议会立法是保护工人的权益,有助于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故D项正确。7.D解析 19世纪后期,英国资金大

4、量投往国外,银行家从中获取金融利润,这并不能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殖民霸权最终确立,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而不是用于更新本国的工业设备,导致英国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因而材料中现象不会削弱英国竞争对手的实力,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8.C解析 表格表明四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没有谈及世界环境恶化问题,故A项错误;表格表明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逐年增多,说明其经济在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故B项错误;表格表明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逐年增加,说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在发展,即

5、其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故C项正确;表格说的是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是其经济发展速度,故D项错误。9.C解析 由表格可知,英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故A项错误;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情况不能完全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故B项错误;表格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德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说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C项正确;表格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德三国经济快速发展,无法表明英、美、德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10.B解析 英国“光荣革命”时期尚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不可能提出普选权等主张,故A项

6、错误;根据“普选权”“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等可知,这些要求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故B项正确;美国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的工人阶级关心的是如何获得工作,摆脱生活困境,走出经济危机,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1.B解析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倡导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学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敏锐发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

7、立共产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C项错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故D项错误。12.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的局限性而非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由材料“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可知,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D项错误。13.(1)差异:中国人治(德治、圣人之治),西方法治(或中国道德之治,以德治国;西方制衡监察)。论证:中国提倡德治、圣人之治,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儒家思想的“仁”

8、“仁政”“三纲五常”“正君心而正天下”等理念治国;西方提倡法治,建立了权力制衡机制,颁布的权利法案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等调整和保障了民主制度。差别:中国人治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西方法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2)原因:经济上,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封建自然经济,西方是工业社会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上,中国受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以德治国理念的影响,西方启蒙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人性探讨上,中国儒家主张性善论,西方主张性恶论,人性假设不同。处理:当今中国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建立起法治社会(以法治

9、国);同时在国家机关人员的选拔上采取以德为先的原则。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的性善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西方文化的原罪论则把每个人都视作可能的坏人。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人治与法治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可得出中国人治,西方法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列举儒家“仁”“仁政”、西方权力制衡等理念加以论证;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得中国人治为封建社会的产物,而西方法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等。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西方成就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理论依据是对人性中的原罪的戒慎恐惧和克治省察,以及对人性中的阴暗面的高度不信任”和“中国崇尚性善论的道德之治,注重自身

10、的道德修养胜于立法限制”可得出人性探讨上,中国儒家主张性善论,西方主张性恶论,人性假设不同。根据所学,从经济和思想上可得出其他答案。第二小问,则需要结合时事作答。14.(1)有利因素:宗教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政府科技政策的推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理论引领;生产发展的需要。(任答三点即可)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并产生化工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扩展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形成垄断组织;进入立体交通时代。(任答三点即可)(2)不同:缺乏科技创新;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综合国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未能推动政治变革。

11、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得出宗教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根据材料一“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使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得出政府科技政策的推动;结合所学可得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理论及当时市场不断扩大的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得出以重工业为主,并产生化工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根据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得出形成垄断组织;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得出中国工业化起步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缺少创新;结合所学得出是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和所学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