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96087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1793848.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数 学1、-3的相反数是()A、B、C、3D、3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解:互为相反数相加等于0,-3的相反数,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2、明天数学课要学“勾股定理”小敏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勾股定理”,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125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25105 B、1.25106 C、1.25107 D、1.25108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专题:存在型分析:

2、根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2500000共有8位数,n=8-1=7,12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510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即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3、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4,则BED的度数是()A、17 B、34 C、56 D、6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由ABCD,求得ABC的度数,又由BC平分ABE,求得CBE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BED的度数解答:解:ABCD,ABC=C=34,BC平分ABE,CBE=A

3、BC=34,BED=C+CBE=68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左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答:解: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1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右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来源:学科网5、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C=16,则BOC的度数是()A、74 B、48 C、32 D、16考点:圆周角定理专题:计

4、算题分析:欲求BDC,又已知一圆心角,可利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求解解答:解:OA=OC,A=C=16,BOC=A+C=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圆心角、圆周角的应用能力6、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半径OB=10,截面圆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6,则水面宽AB是()A、16 B、10 C、8 D、6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B=2B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进而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截面圆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6,OCAB,AB=2BC,在RtBOC中,OB=10,OC=6,BC= = =8,AB=2BC=28=16

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熟知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 ,则黄球的个数为()A、2 B、4 C、12 D、16考点:概率公式分析:首先设黄球的个数为x个,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黄球的个数为x个,根据题意得: = ,解得:x=4黄球的个数为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设黄球的个数为x个,利用方程思想求解8、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 AB的长为半径画孤,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

6、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0,AB=7,则ABC的周长为()A、7 B、14 C、17 D、2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数形结合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AD=BD,又由ADC的周长为10,求得AC+BC的长,则可求得ABC的周长解答:解: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 AB的长为半径画孤,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DC的周长为10,AC+AD+CD=AC+BD+CD=AC+BC=10,AB=7,ABC的周长为:AC+BC+AB=10+7=17故选C点评:此题

7、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A、3km/h和4km/hB、3km/h和3km/hC、4km/h和4km/h D、4km/h和3km/h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析:由已知图象上点分别设出两人的速度,写出函数关系式,求出两人的速度解答:解:设小敏的速度为:m,函数式则为,y=mx+b,由已知小敏经过两点(1.6,4.8)和(2.8

8、,0),所以得:4.8=1.6m+b,0=2.8m+b,解得:m=-4,b=-2.4,由实际问题得小敏的速度为4km/h设小聪的速度为:n,则函数式为,y=mx,由已知经过点(1.6,4.8),所以得:4.8=1.6n,则n=3,即小聪的速度为3km/h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由已知及图象写出两人行走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已知点求出速度10、李老师从“淋浴龙头”受到启发编了一个题目:在数轴上截取从0到3的对应线段AB,实数m对应AB上的点M,如图1;将AB折成正三角形,使点A,B重合于点P,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移此三角形,使它关于y轴对称,且点P的坐标为(0

9、,2),PM与x轴交于点N(n,0),如图3当m= 时,求n的值你解答这个题目得到的n值为()A、4-2 B、2 -4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实数与数轴;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PDE的边长,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出PFDE,DF=EF,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F的长,由m= 求出GF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PFMPON,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3,PDE是等边三角形,PD=PE=DE=1,PDE关于y轴对称,PFDE,DF=EF,DEx轴,PF= ,PFGPON,m=

10、,FM= - , = ,即 = ,解得ON=4-2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根据题意得出FG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将答案填在中横线上)11、分解因式:x2+x=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首先确定公因式是x,然后提公因式即可解答:解:x2+x=x(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准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的关键12、为备战2011年4月11日在绍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皮划艇马拉松赛,甲、乙运动员进行了艰苦的训练,他们在相同条件下各10次划艇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为0.23,0.20,则成缋

11、较为稳定的是(填“甲”或“乙”)考点:方差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由于S甲2S乙2,则成绩较稳定的同学是甲故填:乙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3、若点A(1,y1)、B(2,y2)是双曲线y= 上的点,则y1 y2(填“”,“”或“=”)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12、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y= 中k=30判断出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图象在每一象限内的增减性,再根据A、B两点的坐标特点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比例函数y= 中k=30,此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点A(1,y1)、B(2,y2)是此双曲线上的点,210,A、B两点在第一象限,21,y1y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考点:弧长的计算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

13、圆的周长,可以求出底面圆的半径解答:解: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2r= =2r=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弧长,然后根据扇形弧长与圆锥底面半径的关系求出底面圆的半径15、取一张矩形纸片按照图1、图2中的方法对折,并沿图3中过矩形顶点的斜线(虚线)剪开,把剪下的这部分展开,平铺在桌面上若平铺的这个图形是正六边形,则这张矩形纸片的宽和长之比为考点:剪纸问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已知折叠方法,动手折叠得出平面几何图形,得出各个部分对应边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解答:解:作OBAD,根据已知可以画出图形,根据折叠方式可得:AB=AD,CD=C

14、E,OAB=60,AO等于正六边形的边长,BOA=30,2AB=AO,=tan60= ,BO:AM= :2故答案为: :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变换以及正六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MB,AO=AM,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如图,相距2cm的两个点A、B在直线l上它们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在l上同时向右平移,当点A,B分别平移到点A1,B1的位置时,半径为1cm的A1,与半径为BB1的B相切则点A平移到点A1,所用的时间为s或3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析:首先设点A平移到点A1,所用的时间为ts,根据题意求得AB=2cm,AA1=2tcm,A1B=1cm,BB1=tcm,再分别从内切与外切四种情况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点A平移到点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