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6062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选自化学

2、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材着重介绍了乙烯和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烯和苯的性质,并结合乙烯和苯的性质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并通过乙烯和苯的性质概括出其重要用途。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的分子结构,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解析研究引出苯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苯与溴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的讲解,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关系。这样不仅使

3、学生对苯的结构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做了铺垫。 思路说明从苯的发现史引入,带领学生探究苯分子结构的推测,让学生认识到苯分子是一种平面结构的分子,它的碳碳键是一种位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大键。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所以苯的碳碳键是一种位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大键,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或加成反应。通过溴代反应的演示,让学生认识到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苯的主要性质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典型加成反应特点;2.进一步强化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

4、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乙烯、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取代反应的区别。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乙烯的化学性质,练习写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化学方程式。【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今天我们苯。【板书】二、苯【讲述】苯的发现史: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呢?19世纪欧

5、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展示】一瓶纯净的苯,观察苯的颜色、状态,闻苯的气味。【板书】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设问】法拉第发现苯以后,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气体密度的3倍,请确定苯的分子式。【练习】求算苯的分子式: 7892.3%12=6 78(192.3%)=6所以苯的分子式为 C6H6。【板书】 苯的组成:

6、C6H6 结构简式: 【展示】比例模型:【思考】根据比例模型,苯分子中是否存在单键或双键?若存在双键你怎样证明?【实验3-1】 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向少量苯中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现象?【现象】都不褪色。【结论】苯分子中的无明显的碳碳键。【讲解】 因此苯分子中碳碳键既不同于单键也不同于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投影】 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板书】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练习】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

7、是D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2有人认为苯的结构还可能具有两种三维空间的主体结构,请你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分析这两种结构是否合理?若以结构I为母体,它的一取代物的2,4,6位上的H性质相同,3,5位上H的性质相同,则2,4,6-三溴苯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这两种结构不合理。结构简式为:【过渡】苯中的碳碳键虽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或加成反应。【板书】1、苯的取代反应【讲述】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溴、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板书】(1)【投影】实验装置:【讲解】注意:1、

8、实际加入反应器的是铁屑,铁屑立即与液溴反应即生成起催化作用的FeBr3。2、实验现象:将苯、溴和铁屑混合放入烧瓶中,混合液呈微沸状态,这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导管末端有大量的白雾产生,锥形瓶中的硝酸银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反应完成后的混合溶液倒入水中后,得到一种比水重,不溶于水的褐色液体。【思考】(1)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液体,为什么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呈褐色?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除去褐色,还溴苯以本来面目。苯的溴代实验的有机产物往往呈褐色,这是因为未发生反应的溴和反应中的催化剂溴化铁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用水和碱溶液反复洗涤可以使褐色褪去,还溴苯以本来面目。(2)实验中的什么现象说明苯与溴发生的反

9、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苯与溴反应时,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如果发生加成反应的话,不会有溴化氢生成。【板书】(2)苯的硝化反应【讲解】装置特点:要用水浴加热(500C600C),以便于控制反应的温度,温度计一般应置于水浴之中;为防止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蒸发损失,要在反应器上加一冷凝回流装置。【操作注意】(1)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的次序是:要将浓硫酸逐滴滴入浓硝酸中,且边加边搅拌。而不能将硝酸加入硫酸中。其原理跟用水稀释浓硫酸同。(2)要向冷却后的混合酸中逐滴滴加苯,且边加边振荡,以防混合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造成苯的蒸发。【注意】所得硝基苯是一种有苦杏仁气

10、味的无色液体,有剧毒。实验中得到的产品往往有一定的淡黄色,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浓硝酸分解所得的部分二氧化氮溶于其中所致,二是副反应得到的多硝基苯等。【板书】2、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氢气、氯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练习】苯在金属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板书】3、苯在空气中燃烧: 【讲解并板书】芳香烃:含苯环的烃,如甲苯(苯同系物)、二甲苯等。【阅读科学视野】人造血液一些液态的全氟烃,科学家们发现其有着极强的溶解氧气的能力,根据这一特性,人们已制出了一种以全氟烃为基础物质的乳浊液代替血液,成为人造血液,并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阅读科学

11、史话】 苯的发现与苯分子结构学说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9世纪中期,随着石油、炼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一种叫做“苯”的有机物的结构成了许多化学家面临的一个新的难题,凯库勒就是其中的化学家之一。为了探求谜底,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休息,黑板、地板、笔记本,甚至是墙壁上,到处都是他写下的化学结构式,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一天,困顿至极的凯库勒,恍惚见到一条首尾相衔的蛇在眼前飞舞,心神领会中一下悟到了苯的结构式。他事后叙述了这段梦境:“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

12、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一整夜。”在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上,凯库勒报告了自己发现的经过,开玩笑地对人们说:“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吧!”长时间的准备,严密的逻辑思考,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梦寐以求的结果戏剧性地得到了突破。所谓积之于平时,得之于顷刻,正是灵感对艰苦劳动的一种奖赏。【小结】略【课堂练习】1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5H20 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此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2在烃分子中去

13、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C=C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117125kJmol-1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23.4 kJmol-1。以上事实表明A、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 B、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C、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 D、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3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 碳碳链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4苯的硝化反应中,浓硫酸作用是_,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制得的初级产品为_色的油状液体, 有_气味,

14、比水_(重或轻)_(有或无)毒。5二甲基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可用还原法制得三种二甲苯,它们的熔点分别如下表:各种溴二甲苯的熔点()234206213.3204214.5205对应二甲苯的熔点()13-54x-54-27-54试推断并写出熔点为13和234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分别为_和_。x为_,其对应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参考答案:1、A 2、D 3、C4催化剂、脱水剂;淡黄;苦杏仁;重;有。51,4-二甲苯,1,4-二甲基-2-溴苯。-27,1,2-二甲苯。【作业】P64 2、 3、 4、 5、 6、 8【板书计划】 二、苯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苯的组成: C6H6 结构简式: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