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9322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鑫河-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差异与言语得体性的关系原鑫河(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晋中 030600)摘 要:东西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跨文化冲突在所难免,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增强英语交际水平的前提下,秉承合作原则,尊重和正视这些差异,充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体表达语言,提高交流质量。关键词: 文化差异;交际原则;言语得体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语言的基石,且深受文化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全面的反映其主要特征,如历史、文化背景等等,以及不同地域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等,可以说,语言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好的窗口。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作用,也成为相互理解和抑制的对象。不同文化

2、背景下操不同语言的人交流时,常有下列情况:由于文化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误会也不可避免。交际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交际障碍,使交际畅通有效。1 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 与中国人之间的诸多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宗教、史地、文艺、科技、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民俗、体育和当代社会情况。例如,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相异和融通。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儒家的四书五经等典籍和基督教中的新旧约圣经,在有关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性的问

3、题上,既有广泛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有否神明主宰的问题上,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世界和人类都是由上帝创造和支配的。而在有关人生的主张上,儒家文化的“仁爱”和基督教文化“博爱”有着显著的共同点。在有关社会治理的理念上,东方文化固然重视秩序和法治,但何尝不重视民主和自由。根据四书五经等典籍的记载,我们中国的先贤们是极其重视民主和自由的。 尚书五子之歌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皇祖(大禹)有过训导,对人民应当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能安宁。据礼记礼运记载,早在夏朝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来选拔

4、部落酋长。在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向周厉王讲述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提醒他不要限制人民的言论,要给人民以言论自由。 孟子尽心下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君王比国家更次要。这种说法和西方文化中人权大于主权更大于君权的主张何其相似!尽管东西方之间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国情不同,并非反映在人性和人心。从根本上说,这些差异是属于形式上的、非本质的差异;是由于对待神明认知程度的不同所引起的,是对共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表达。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 社会准则,指人们交往中必须 1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感谢与答谢,恭维与赞扬、

5、招呼、致歉、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 社会知识,指家庭各 2成员,同事关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 http:/ 总第 467 期 2012年第 30 期(7 月 28 日出版)-转载须注名来源上下级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 3观、世界观; 思维特征,指中西思维的差异,比如讲地点时,英 4语国家从小到大,中国从大到小。例如,西方人对 “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这样的问候表现出的困惑不解,他们认为是欲探知对方私人信息的行为,或者以为对方在故意套近乎,甚至怀疑对

6、方是否有不良动机等等。再如,在旅游区见到老外就“Hi”同样令其费解。这就造成了交流沟通行为的问题。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秉承英美人的问候习惯恰当表达,如“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只有在关系很亲密的时候才会相对随意用“Hello”或“Hi”与对方打招呼。 又如,外国友人会对中国的导游小姐夸赞说“Your work is very good! 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 You are very good today!”。导游小姐谦虚说“No, no, Just so so. its just my

7、work. ”。这样的交流一样使外国人表示困惑费解或不快,他会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不够认可,一旦讲明白以后,老外会坚持说该夸奖的就该夸奖,不该把优点和缺陷混为一谈,这样两种目的都会打了折扣。这里,东方人的含蓄和谦虚与西方人的开放和直率发生了碰撞。如果交流的双方了解一些对方的思维习惯以及观点判断,就会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无效性交流行为。词汇的文化内涵。许国璋先生在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指出:词汇的文化内涵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小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本族文化中文化内涵有时小于有时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cous

8、in 与表兄、表姐、堂弟、堂妹,yellow 与黄色。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如龙在我国视为一种勇敢、吉祥的生物,古代帝王穿龙袍为真龙天子,中国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龙却被视为一种邪恶可怕的生物,如圣经中的那个恶魔撒旦就被称为 the old Dragon,西方电影中也常看到黑色恶龙的形象,这与我国总是美化龙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体态、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具体来说,中西方的饮食方

9、式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互相让菜、劝菜,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席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

10、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位子,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自我的尊重。东西方在服饰文化上也有着鲜明的差异。当年上海 APEC 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即我国国家领导人统一穿着的是红色的服装,而西方领导人为一色的蓝色服装。红色在我们东方的价值观里是积极的象征,表示喜庆、财富和如意吉祥,而在西方价值观里,红色象征消极,英语名著红字里面就是将犯了通奸罪的人脸上刻上十字涂上红色, “scarlet”的意义就是“鲜红的、猩红的” ,“淫荡的” 。另外,红色象征着战争与杀戮,它与鲜血相同,因而西方领导人的服装选择的是代表沉静

11、、睿智的蓝色。 我们该理智而辩证地看待文化差异这个现象,因为各国都是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无论是在历史、风土人情以及行为规范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正确的态度是:兼容并蓄,合理对待,提高交流的有效性。2 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言语表达的得体性文化差异条件下的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定位。合作原则强调交谈双方秉承着一些基本原则,从而实现相互合作,在共同的愿望和目标驱使下以及彼此理解、相互配合下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因此,我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必须要以一些合作原则为基础,尽量减少有意或无意的违反语言合作原则的交际活动,避免因过分强调礼貌原则而趋于在“求同原则”的模式下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故此

12、,格赖斯提出言语交际双方合作的实现,需遵循四项原则:首先是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需要;其次是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所说的话要真实;再次是相关准则(Relevant maxim):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最后是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简明清楚。遵守会话准则,把握交际策略,实现交际意图和目标。根据Grice(1967 )的会话合作原则,我们要尽量做到将“份量、质量、相关、方式” ,即“informativeness、honesty 、relevance 、clarity ”的统一,

13、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就是交流双方尽力地用真实、充分、相关和清楚的话语进行交流。何况,对这些准则的遵守、违反或终止的程度和侧重点还要受制于如上所述文化差异的制约,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为使语言表达合适得体,语言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又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掌握交际一般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常在,远非故意,抑或因个人需求,抑或看似违反了合作原则实则达到了交流沟通的目的,有些时候只有这种看似奇怪的表达方式

14、恰是满足了交际双方所要达到的要求。即使是在一定的语用分析下仍然显示不出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些情况下对合作原则的判断应该以具体语言环境为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判断交际双方是否出现了违反会话原则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充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以国外的文化教学理论为借鉴或提供思路,并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使之更加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同时,积极运用合作原则进行有效性交流,从而提高国际交流质量。参考文献:1邓炎昌.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王左良. 欧洲文化入门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温洪瑞,李学珍. 英美概况(第三版)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