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9084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元日、清明节、重阳节。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抒写了作者对元日到来的喜悦之情。清明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复杂情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本课除了学习这三首诗,还引导学生开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借助活动了解节日里的习俗。学生都有过节的经历,而且在二下课文中也接触过传统节日,因此学习起来并不困难。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及组织能力,通过合作也能完成。1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教学本课,要以读为主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2诗的右边提供了一些词的注释,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提醒学生在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3这三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学习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从自身体会出发,想象一下过节的情景。4请学生按照活动提示,自主策划、组织、协调、实施,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

3、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通过综合性活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字。2背诵课文,默写清明。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2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师:课文插图,课件。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三首古诗的资料。3课时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清明。2指导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重点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清明。难点指导学生开展一次关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复习字词,默写古诗清明1听

4、写字词,同桌互查。2指名学生背诵古诗。3默写古诗清明,教师随机抽查。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1导语。同学们,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元日、清明节、重阳节。但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远远不止这几个,同学们喜欢的传统节日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去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及习俗。2观看视频,了解中华传统节日。3思考:什么是中华传统节日?板书: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和凝聚,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节日。4播放幻灯片,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5确定活动主题。看过短片之后,你想对传

5、统节日的哪方面进行研究?你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哪方面比较感兴趣?6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7教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板书: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8制定活动方案。(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2)教师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幻灯片讲解: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研究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3)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4)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予建议。9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10小组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开展活动。(教师相机指导)11教师小结: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开展到这里,相信同学

6、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相当深的了解,请同学们把你们了解到的传统节日告诉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吧。古诗三首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围绕“传统节日”编排的,古诗中描写了各不相同的节日情景,紧随课后,是一个关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活动。结合这两方面内容,我将三首古诗的教学同时进行,第一课时安排读字和朗读,依照节奏和初步的感情体验去读,了解三首古诗写了哪些传统节日,描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第二课时安排深入品味古诗,在品味过程中,再次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同时将背诵古诗融入到两课教学中,反复呈现、巩固诗句,让学生背熟。而在第三课时,我致力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将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指导他们有组织、有目的地准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加、有效组织、合作协调的能力,真正落实课标及部编教材的意图,让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让语文成为学生走进社会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