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8986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开口就能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在古典诗词中,“离情别绪”往往成为一个永恒的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大主题。C. 人们之所以吃粽子据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原因,中小学语文书加入了相关内容。D. 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经过岁月的洗礼而历久弥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5)句要填写作者。关关雎鸠, _ 。(诗经)蒹葭萋萋, _ 。(诗经)_ ,胡为乎泥中?(

2、诗经)_ ,悠悠我心。(诗经)气蒸云梦泽, _ 。( 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潭中鱼可百许头, _ 。(柳宗元小石潭记)复行数十步, _ 。(陶渊明桃花源记)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今年的中强调“中国同拉美等国家虽然相隔甚远,但亲如邻居”,这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言:“ _ , 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翩 _ 然戛 _ 然而止zh _ 皱草长yng _ 飞四、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4.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歌以咏志诗以传情5.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学习活

3、动,请你参与。【声情并茂吟古诗】第一小组在网上搜集了一则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一档新的诗词音乐文化节目 -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后再次掀起国民关注古诗词的热潮。 此档节目讲述文化知识,激发想象思维,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是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有网友说,我看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立即想到飘舞的雪花,于是写下了一首小诗: 雪来了 像飘零的梨花瓣 飘飘洒洒 在这洁净的世界里 雪来了 _ _ 在这洁净的世界里 “诗言志、歌咏言”,咏唱经典诗词必将让我们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诗词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

4、不超过30字。 在横线上仿写小诗。 纳凉【宋】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注】胡床,一种轻便坐具。第二小组搜集了一首小诗并将其一二句画成了一幅画,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语文老师: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第二组同学的作品说明了这一点,请组长把这幅画的内容介绍一下。 二组组长: _ 。 语文老师:这幅画很写实,但画作里的诗人与胡床的位置不对,你们想啊,诗歌的前两句“ _ , _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是“靠”的意思,写出了诗人 _ 的心境,而你画作中站立的诗人,是无法体现这一点的。 二组组长:谢谢老师,我知道了,我们还想以第三、四

5、句为内容画一幅作品,我先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的情景: _ 。 语文老师:说得很好,可以试一试!第三小组搜集了有关“月光”的诗句,请根据诗境和对联知识找出上句或下句。 _ ,野气浮林园。-储光羲舟中别武金坛 竹叶响南窗, _ 。-何逊闺怨诗卢龙霜气冷, _ 。-李白三山望 _ ,帘内树影斜。-李贺八月 A月光照东壁 B月光丽池阁 C帘外月光吐 D鳷鹊月光寒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宜都山川记(节选)(晋)袁山松银山县有温泉,注大溪,夏 才暖,冬则大热,上常有雾气百病久疾入此多愈。 县东六十里有山,名下鱼城,四面绝崖,唯两道可上,皆险绝。山上

6、周回 可二十里,有林木池水,民田种于山上。昔永嘉乱,土人登此避贼,守之经年, 食尽, 取池鱼,掷下与贼,以示不穷。贼遂退散。因此名为下鱼城。 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 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回,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注】注:流入。周回:环绕,回环。永嘉乱:指西晋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经年:经过一年。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上常有雾气百病久疾入此多愈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 A夏才暖,冬则大热才美不外见(马说)B周回可二十里高可二黍许(核舟记)C守之经

7、年,食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泠泠不绝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取池鱼,掷下与贼,以示不穷。选文中写到“昔永嘉乱,土人登此避贼”,桃花源记中也写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请分别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

8、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 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

9、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

10、谓 sentimental滥情,伤感,我觉得就是指的这种庸俗的感情。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

11、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 less 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 (节选自傅雷家书,有删改)傅雷在信中与儿子讨论艺术时,发表了哪些见解?虽为家书,但和一般书信相比,选文在格式上有哪些不同?请分别指出。说说加点字“活”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你 活在他的身上,他也 活在你身上。某同学读完傅雷家书后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帮他将阅读感受具体化。 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这让我收获颇多。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流水的光阴,不变的

12、鲎(hu)张云广“这花开花落一千年一切形状,我还是自己模样。”这是好春光中的一句歌词。一千年容颜不改,让人艳羡,而一种貌似此物只应外星有的奇异动物-鲎,保持容颜不改又何止一千年。 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鲎化石记录了地球 4.45亿年前鲎的特征。那时候,原始鱼类刚刚诞生,开花植物尚未出现,霸气的恐龙尚未登场,而在恐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长达6500万年的今天,鲎依然保留着与其远祖基本相似的模样。 曾经与恐龙同时代的鳄鱼,也有两亿多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了。那是因为,在很久以前它就已经进化得足够先进了。强而有力的颚、长且厚重的尾、锥形锋利的齿及发达的心脏等构造,让它具有超强的适应性和捕食能力。 鲎则不然。鲎之所

13、以在数亿年间不曾进化,不是因为“装备”已经足够先进,而是由于它的竞争对手寥寥无几,无需改变。 鲎属于节肢动物门剑尾目鲎科动物,世界上共有四种,即巨鲎、蝎鲎、美洲鲎和中华鲎。作为昔日望族的最后遗民,鲎的远古近亲,如志留纪的板足鲎早已作古,现代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就是蜘蛛和蝎子。 从外形上来看,体长(包括尾部在内)可至 60厘米的鲎像一只带尾刺的大型甲虫。其细长的三棱状尾巴让它看起来形象威武。其实,这可以自由转动的“三棱军刺”,除了为其身体提供支撑、保持平衡之外,主要用途是确保在腹面朝上的情况下翻身,这一“高难度”动作才能顺利完成。 鲎的体表覆盖有黑褐色的外骨骼,头胸部背面为圆突的马蹄状,又称

14、马蹄蟹。 凭借这覆盖全身的硬质甲胄,鲎不仅可以承受海水的强大压力,还可以躲过 多 数 捕食者的攻击,在海洋中对它构成威胁的只有鲨鱼和海龟。退潮时,鲎常在沙滩上缓缓而行,但更多时候营底栖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贴着沙质进行海底运动,或者钻入沙床之中,其五对步足保证了它能够在海水中快速行进。 贻贝、蛤蜊及水生蠕虫等小型动物是鲎菜单上的主食,但有时它也会换换口味,取食海藻。鲎的头胸部第一对附肢呈螯状,具有类似小叉的功能,负责把捕获的食物送到嘴边。中间四对附肢即步足的钳状末端内侧生有长刺,负责捣烂食物,并最终把美味送入嘴中。最后一对附肢是步足,末端有几个耙状突刺,可以挖掘沙子和清理身上的杂物。 鲎虽然是原

15、始物种,却也会玩“高科技”。鲎的头胸甲侧面生有一对神奇的复眼,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鲎对光有着超强的敏感度。复眼的侧抑制现象让视觉图象的边缘对比度得以强化,并在略去次要内容的同时突显了物象的主要轮廓,保证把重要而精确的信息传入大脑。这一“绝技”让鲎能够感知到很远地方的具体状况,成为它逃命、捕食乃至寻偶的一大法宝。侧抑制现象为仿生学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科技领域,使得电视成像、宇航摄影更加清晰,雷达显示也更加敏锐。 “光阴慢或不慢,鲎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从远古时代走来,被称作“活化石”的鲎,是否还会以这种古老样貌走向遥远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确切答案吧。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3期,有删改)文章先后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