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8977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狡黠(xi) 高官厚禄 揣摩误入歧途(q)B. 愤懑(mn)意想天开 愧怍 言简意赅(hi)C. 鄙薄(b)入不敷出 罅隙 拈轻怕重(nin)D. 幽咽(y)自出心裁 荒谬 万籁俱寂(li)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之中国,而且是之中国、之中国。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A. 亚洲世界中国未来B. 世

2、界亚洲中国未来C. 中国亚洲世界未来D. 未来中国亚洲世界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B. 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C. 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D. 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

3、不规范的一项是()A. 今天,我们迎来武汉解放70周年。经过70年拼搏奋斗,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二字,始终是这座城市一路前行不变的初心。B. 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国家基地竞相发展,一批“武汉造”打造科技创新国之重器,多项国家改革试点落户于此。今天的武汉密集承接国家赋能,肩负一系列使命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希望之城、奋斗之城。C. 有许多人这样点赞武汉: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无限机会、适合奋斗打拼的城市。D. 纪念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我们都是追梦人。都在努力奔跑,接续前辈的奋斗,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

4、.0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 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毗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 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 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亮病 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

5、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文/资治通鉴魏纪,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注释】文伟:即费祎,字文伟。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字公琰)、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 A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遗:遗失B亮遣使者至懿军遣:派遣C所啖食不至数升啖:吃D亮病笃笃:重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正 确的一项是 _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A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B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

6、中 C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D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下列对文本的理解, 正 确的一项是 _ A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恼羞成怒,决定主动出战。 B司马懿对诸葛亮夙兴夜寐、食少事烦的状态很是敬佩,担心他活不长了。 C当诸葛亮猜出李福的来意后,李福心中很是感激,赶紧陈述了自己返回的原因。 D诸葛亮鞠躬尽瘁,他自知来日无多,建议在他死后,可由蒋琬和费祎先后继任。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9.0分)6.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皮上的学问想当年,我十分羡慕法

7、国人民的文化质素高,不只电影晓得安排主角去法兰西学院听李维史陀讲课,就连福柯最深奥难懂的词与物也成了地铁里人手一册的畅销书。直到上了大学,有学长传授“书皮学”,我才恍然大悟,法国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在知识上伪装、在文化上炫耀的一帮家伙。学长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地铁里看词与物吗?当然不是因为它好看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叫人爱不释卷。重点在于要让别人看见自己正在读福柯的新书,正如穿衣服必须穿名牌,读书也得读名著。只不过呢,穿名牌衣服要低调,牌子不可轻易外露;读名著则要高扬,封面一定得让人见到。”或问:“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一定要拿本福柯的新著,何不干脆捧读福楼拜或者黑格尔?”学长又说:“潮流呀!

8、都什么年头了,还看黑格尔,一来有人会嫌你老套,二来那些没知识的人则根本不知道谁是黑格尔。至于福楼拜,人家可是法国的曹雪芹,你在地铁读红楼梦岂不表明你以前的教育不完整,显得多没文化呀!”在古腾堡印刷术发明之后很长一段的日子里,洋书是没有封面的,甚至不装订,就是一堆纸零零散散地送到书店去。那时候书还不多,顾客上门都早有目标,知道有什么新书出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客人们挑好了书,再选封面材料,或者用布,或者用皮。用布的或者丝绸或者棉麻,用皮的或者牛皮或者羊皮。连上面印的图案和字款也随自己喜好,叫书店师傅替你完成装书的最后手续,结果就是你的私家藏书了。这就是书皮产生的历史。书皮最出人意料的副作用,就是

9、催生了“书皮学”,让人单靠书皮就“读懂”了一本书。“书皮学”本是大学时代我们拿来嘲笑人的话。一个家伙平日看起来是个博览群书的鸿儒,谈什么书他都能侃上两句,似乎无所不观。但再一追问,却又顾左右而言他,从一本书扯到另一本书,表面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则绝不深入,永远在表相上徘徊。遇上这种人,我们就称赞他“精通书皮学”。“书皮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现代出版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出版商总是想尽办法让读者仅看书皮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例如封底,一定会用最吸引眼球的文字介绍;例如腰封,一定会有夸张的名人推介以及过誉的书评;至于卓尔不凡的作者介绍更是封面上的标配。若是学术书籍,那么书皮学的依据就更丰富了,比

10、如索引和参考书目,内行人只消翻它一翻,便能知道作者的功力和这本书的虚实。一部自称卓有创见的“文心雕龙注译”竟然只列了十来项参考书,连人家说过的东西都看得不多,你说它能多有创见呢?一本“陶渊明论”要是附有日文书目,这就说明作者对日本汉学的研究成果不至于一无所知了。懂得这种种窍门,懂得从封底的有限信息由小观大见微知著,“书皮学”的门径就算是开了。今天治“书皮学”又比我们当年幸福得多,全拜互联网的诞生。就拿网络书店“亚马逊”来说吧,上头起码有一半的书可以让人饱览封面封底。看完这最表层的“书皮”,你还可以翻看目录,要是在目录遇上有趣的关键词,你更能键入那个词,搜索有它出现的页数,在尚未出钱购买之前得以

11、速读几页。原来是吸引人买书的技术,落在“书皮学”行家手中,就成了“读通”一本书的利器了。 (文/梁文道,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1)下列选项中对“当年法国人看书”一事,分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 A他们喜欢在地铁等人多的地方刻意展示书籍封面高调地看书,显示自己爱阅读有知识。 B他们选择在地铁等公共场合看的书总会回避妇孺皆知的名家作品,以免被人嫌弃老套。 C他们高调看书,是因为对好看的书爱不释手,是对经典阅读的回归,值得钦敬。 D他们精心拿捏作者和作品的知名度,选择新潮的名家新著,显得自己很有文化。 (2)下列选项中对“书皮”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 A在古腾堡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才开始

12、有了漂亮的封面。 B洋书书皮产生之初,书皮材料和书皮字款都是顾客自选的,很像现在的私人订制。 C书皮就像一本书的衣服:有的简简单单,朴实无华;有的装帧精美,高端大气。 D现代的书皮已经不仅仅指封面封底,还有精美的腰封等。 (3)下列选项中对“书皮学”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 A有些人不深入阅读书籍内容,单靠对书皮的了解就卖弄自己“读懂”了书,我们称赞他“精通书皮学”,实际上是在嘲笑他。 B懂得通过封面、封底、索引和参考书目等有限的信息由小观大,见微知著,就算是懂得了“书皮学”的窍门。 C“书皮”里边学问多。出版社和书商在书皮上花心思动脑筋,为的是吸引读者,提高书籍的销量,获取更大的利益

13、。 D一些行家利用“书皮学”快捷地读懂弄通一本又一本书籍,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确保了阅读质量。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与魏晋名士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也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大多都邑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

14、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 他 人 的 视 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人的视线之外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

15、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然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 不 安 静 的 所 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污浊官场中的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就要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于通俗,而在于热闹的轰动效应,而陶渊明恰恰不谋求轰动。民众还在乎动听的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多少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举动。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世俗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主流文人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尽管他们的很多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