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19888791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小学2019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工作:一、抓教师专业写作,促教师专业成长。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的宽度决定着写作的深度;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提高,写作的笔头是逐步磨尖的;没有实践,写作也便如水中捞月,专业写作说到底是关于实践的思考可以说,教师专业成长的许多因素都会专业写作这一环节点上凸显,学校抓住教师专业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是抓住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基于此认识,教科室努力在教师的专业写作上有所作为。学期初,对青年教师专业写作进行辅导。平时每节课后,要求教师通过写教后记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一个月完成一篇月度一文,或随笔,或案例,或班主任手记

2、,或读书笔记。学期结束再根据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内容完成一篇专题论文。元月十日下午,学校邀请教研室领导来我校对本学期教师上交论文进行了评选。他们肯定了学校抓教师专业写作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意义,评选中,他们总是说,能与一篇好的教研文章相遇是幸福的。一篇文章好不好,一是看思想有没有深度,是否是关于实践的思考(无关痛痒、架空议论、张冠李戴都是失败的写作),二是看思考的切入口是否选择恰当,论述是否周密,语言是不是精准具有张力(大题小文、文题分离、头重脚轻、生造词生造文生造情、用语随意不客观不严谨等都不是好文章)。最后,他们还对一些优秀如何进一步锤炼、如何投稿与我们做了意见交换。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85

3、篇,共评出一等奖18篇,他们是语文组:咸静张婷沈云萍严伯春董亚萍刘翠艳陈婷卜晓芳;数学组:陆雯倪燕陈茜赵长远俞萍张兆辉;综合组:朱舒亚祭晓莉孙亚莉殷玮。另外:董亚萍、夏小莉、陈婷、陆永凤等老师的月度一文还推荐在教育局网站“教师展台”栏发表。二、抓课题研究,促教学质量提高。1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一年前,我们曾经在“有效教学”研究方面做过有益探索,沙龙整理稿对话“有效教学”发表于江苏教育。在此基础上,去年我们申报了大市级课题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之后,本学期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究计划,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作出规划。十二月份,我们召开了课题组第一次会议,学习了余文森的报告“指导自主

4、学习”与有效教学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走向,又将他的有效教学十一讲印成学习材料提供给教师学习,我们还给每个课题组老师购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一书,要求老师在学习中做笔记。我们理解,没有学习,难有境界,没有境界,研究可能只是在低水平的徘徊。2关于“理想课堂”的研究。我校是市综合性课题“追寻理想课堂”的实验研究基地校。我们申报有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校本的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方法研究优化作业设计与效果反馈研究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等子课题。其中第一个课题同时是省电教馆的立题课题。在十一月份,泰州电教馆来兴对五校省级立项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教科室代表

5、学校在会上作了工作汇报,从理念到行动到反思到下阶段规划,泰州市电教馆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有基础,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能创造出学校的品牌。十二月份,根据市课题组的统一要求,我校六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对研究工作做了年度总结,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做了整理。我室还就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全面总结。三、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1锦上添花,走精品化之路。我的设想是,凭籍“有效教学”的研究展开,锤炼筛选出一批“有志向,肯学习,愿付出,有实力”的学校层面上的教科研精英。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无不缘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体”。其中,课堂是纽带。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成就课

6、堂。我期望这个组织真正成为这批精英老师成长的专业共同体:思想之源,动力之源。每人把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一篇文章作为目标追求。2.雪中送炭,指导帮助每一个老师研究“自己的问题”。课题研究走精品化之路是为了打品牌,让学校发展更有“冲劲”;注重课题研究的大众化则是为了求生存,在面上保证学校发展更有稳固基础。所以,开学初,除学校课题组成员外,要求每个老师对自己一学期关注研究的问题做一个确定,然后围绕“自己的问题”,阅读“借智”,实践反思(案例记录,反思提高),思考成熟后(实践走向了成功)形成一篇专题性论文。我期待老师们在这个过程养成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品质:具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成果意识,让自己在研究中获得教育自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