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86042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物理化学生物共150分钟 每科100分 共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Na-23 S32 C135.5 Fe56 Ba137第I卷 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4分每题,共48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A.春节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潜艇或者宇宙飞船的供氧剂D.有色玻璃就是由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

2、中制成的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显酸性的雨水称之为酸雨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3.陶弘景对硝酸钾有如下记载:“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硫酸钠)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滞,如朴硝,云是真消石(硝酸钾)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朴硝和消石均易溶于水B朴硝和消石加强热都不分解C朴硝和消石都属于电解质D“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特殊颜色4.下列关于材料应用及成分表述错误的是 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

3、料;太阳能电池可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研磨固体反应物进行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A B C D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 NaCl 的溶液中含有NA个钠离子 B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SO3分子数为NAC1mol Fe与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2NA D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2NA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AH、Cl BCa2、Na、CK、Fe3+、OH、 DNa、H、Cl7.实验

4、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mol/L的Na2CO3溶液100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烧杯和玻璃棒没有洗涤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8.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B向B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9.由N2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0.821g/L,则混和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 A.1:1B.1:4C.4:1D.1:2

5、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 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D.同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甲11.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Fe3+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含碘化钾、淀粉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变蓝B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C某溶液

6、中含有Fe2+、Cl-、I-,为了除去I-而不减少其他离子,可通入过量氯气D向NaBr和Na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生成的固体,可能得到NaCl和NaI的固体混合物12.已知: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棕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2Fe3+I2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13.(20分)已知: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

7、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 2H2OCO22SO2,为验证该反应的所有产物,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现象是_。(2)第一个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现象是_。(3)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是_,现象是_。(4)第二个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现象是_。(5)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现象是_。14.(10分)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X是 (填化学式)。(2)写出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操作1和操作2都是 ,该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 。(4)冰晶石的作用是 。15.(10分)经检测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

8、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离子Fe3+Cu2+Na+H+浓度/(mol/L)210-3110-3110-2210-3(1)c(H+)= mol/L.(2)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们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铜和绿矾(FeSO47H2O).工业废水中加入铁粉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 .试剂B是_.操作是 、 、过滤,最后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在低温下干燥.通过检验溶液D中Fe3+来判断废水中Fe3+是否除尽,实验方法是_.获得的FeSO47H2O需密闭保存,原因是_.若将所得FeSO47H2O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现象是_.上述1000L废水经处理

9、,可获得 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_mol.16.(12分)SO2是常见的硫氧化物,在化工、生活等领域中应用广泛。I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II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现象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实验现象为_,证明SO2有_性(3)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5)向水中持

10、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实验a的目的是_ 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6)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向沉淀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2019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BCBBC6-10:ACDBD11-12:AB13.(1)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白色变成蓝色; (2)检

11、验二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二氧化硫;紫色变浅或紫色褪去; (4)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完;未除完:品红颜色变浅或褪去;除完:品红颜色不变;(5)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4.(1)CO2(2) Al2O3+2OH=2+H2O +CO2+2H2O=Al(OH)3+(3)过滤 ; 玻璃棒 、漏斗 、烧杯(4)降低氧化铝熔点15(1)0.01(2)Fe +2Fe3+ = 3Fe2+ ;Fe +2H+ = Fe2+ +H2硫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取少量D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KSCN溶液,不出现红色,说明废水中Fe3+除尽FeSO4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或FeSO47H2O失去结晶水); 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216.(1)Na2SO3+H2SO4=Na2SO4+SO2+H2O(2)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氧化(3)SO2+2OH-=+ H2O(4)碱性、漂白性(5)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硝酸银反应(6)CaSO4SO2+Cl2+2H2O=+2Cl-+4H+-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