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646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1.【答案】B【解析】B:稽qq。故选B。2.【答案】A【解析】B:篷松蓬松。C:锐不可挡锐不可当。D:浮燥浮躁。故选A。3.【答案】B【解析】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通读句子可以确定首句是,然后承接“滋润透影,薄轻灵巧”写的是瓷器的“薄”,句对的一个总结,最后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上述内容加以说明。所以排序为:。故选B。【考点】句子排序。4.【答案】D【解析】D:“文化基因”是偏正短语。故选D。5.【答案】B【解析】A:

2、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束发、弱冠、而立、知命、花甲、古稀。C:论语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辛弃疾。故选B。6.【答案】(1)足以怡情(2)忽复乘舟梦日边(3)晴川历历汉阳树(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5)星河欲转千帆舞(6)半竿斜日旧关城(7)非宁静无以致远(8)羌管悠悠霜满地(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商女不知亡国恨【解析】需要注意“怡情”、“历历”、“羌”、“罔”、“殆”的书写。理解型默写(9)抓关键词“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10)的关键词“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考点】名句的默写。7.【答案】(1)B(

3、2)骆驼祥子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解析】(1)A:红星照耀中国不是小说,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C:表述不完整,除了运用“叙述”之外,还有“冷静的人物刻画”。D:林冲武松。故选B。(2)选段出自骆驼祥子,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祥子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最后沦落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爱占小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考点】名著的知识积累。二、阅读8.【答案】风雨雁阵一种萧索、凄冷、苍凉【解析】“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通过描写秋风秋雨,还有雁阵这些秋天的象征性景物

4、,渲染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氛围。据此作答。【考点】诗句的理解。9.【答案】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渴望入仕,却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愤懑。【解析】“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据此作答。【考点】对诗句的感情的把握。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10.【答案】D【解析】A:地处偏远,偏僻/目光短浅。B:拜访/回头。C:

5、答应/赞同。D:都是“派”的意思。故选D。【考点】一词多义。11.【答案】B【解析】A:在/比。B:就/就。C:表承接/表转折。D:用/因为。故选B。【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12.【答案】(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2)我生来与人没有什么争执。【解析】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句中“苟全”意思是“苟且保全”,“闻达”在这里的意思是“扬名显达”。该句的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于诸侯闻达。”据此翻译。(2)“臣生与

6、人亡所争”句中“与”意思是“和”,“亡”是通假字,同“无”意思是“没有”。据此翻译。【考点】对文言句子的翻译。13.【答案】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解析】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翻译为“同乡的人贫穷,我救济他们,不善良的人,我教育他们”,据此断句为: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考点】文言句子的断句。14.【答案】(1)报先帝而忠陛下(2)有财者宜输之(3)热爱自己的国家,乐于或主动为国分忧【解析】文章寓情于事,恳切得体。通篇洋溢着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对陛下的忠诚,用文中语句作答就是“报先帝忠陛下”。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贤者宜

7、死节,有财者宜输之”的见识与胸怀,可见对于报国是不分身份的。两文中都体现了主人公的爱国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据此作答。译文:(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

8、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乙)

9、卜式,河南人(黄河以南人),以种田畜牧为工作。那时候汉朝正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般家财帮助边疆。上级(皇帝)派人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说:“我自小牧羊,没有学习做官,不想做。”使者说:“你家里有冤情,希望说出来吗?”卜式说:“我生来跟人没有争斗,同乡的人贫穷,我救济他们,不善良的人,我教育他们,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我又怎么会有冤情呢?”使者说:“那么,你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以死明节,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15.【答案】人要善于“折叠”自己【解析】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的观点、态度,是一个表明是非态度的肯

10、定陈述句。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面对此类试题通常从几方面入手: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论点;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看中间,提炼论点。通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题目中明确了论题“要善于折叠自己”,然后我们组织成句就是中心论点:人要善于“折叠”自己。据此作答。【考点】从文中搜集论点。16.【答案】“折叠”是耐心的坚持【解析】文段中“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段分论点的形式,我们可以概括为:“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据此作答。【考点】对文段内容的概括。17.【答案】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红军时期的具体

11、事例四渡赤水,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面对具体情况的灵活应变,迂回前进,来论证本段的分论点,既生动具体,又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解析】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段中列举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折叠是智慧的迂回”的观点。据此作答。【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8.【答案】达芬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就是因为他在无数次的重复“画蛋”中,寻找规律,画出个性,才成就了他“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解析】对于事实论据,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尽人

12、皆知的例子,这样才有说服力。结合这个段落的分论点“折叠是生动的重复”,我们可以举那些发明家,科学家等在经过反复实践才有所成就的例子。例如:爱迪生、牛顿等。据此作答。【考点】论据的补写。19.【答案】讨厌敬佩【解析】文中“我”对磨刀师傅最开始“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稍后便响起了磨剪子嘞抢菜刀的悠长吆喝。”,于是“思绪被搅乱”,再加上吵闹声,所以我心生厌恶,感觉“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当“我”下楼后,在与师傅的闲聊中,知道了师傅的情况,于是心生同情。然后“我”从家里拿来四把刀剪和一瓶矿泉水,最后 “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体现出来的师傅的真诚

13、感动了“我”,让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他。据此作答即可。【考点】从文中搜集信息。20.【答案】(1)他认为我的“调解”伤害了他的做人原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所以(2)他认为我小看了,那样说他是对他诚实人格的侮辱,所以【解析】因为“我”想调解一下当时的僵局,所以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想了一个自认为折中的办法“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结果“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因为在他看来,“我”的方法破坏了他的原则,他认为是一种伤害。第二次,因为师傅挨家挨户寻找卡的失主,“我”出于对师傅的同情告诉他“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

14、。”,此时“直拿那双干眼瞪我”,表现了师傅认为“我”侮辱了他的人格。所以才瞪我。据此作答。【考点】对人物心理的揣摩。21.【答案】“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可见老邵固执,生活艰辛;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善良、关心家人;“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诚实、朴实,正直。【解析】“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体现了师傅为人善良;“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可见邵师傅比较固执,但正直诚实;“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体现了他对

15、家人的关心。据此作答。【考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22.【答案】通过我来讲故事,一是可以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是见证者,是体验者,这样就容易拉近于读者的距离,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更方便展开叙事,叙事角度更自由灵活【解析】这篇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用第一人称来写,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据此作答。【考点】文章的叙事人称。23.【答案】结尾环境描写既照应开头,暗含自己感情的变化,又借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寄寓作者赞美、敬佩、甚至歌颂老邵这样平凡而又善良、朴实而又正直的人。【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通常的答题模式是: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的内容+烘托的人物的心情。“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首先照应开头“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同时“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渲染了一种和谐的氛围,“金色”的光芒也象征了邵师傅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邵师傅的敬佩和赞美之情。据此作答。【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三、应用24.【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