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7017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广雅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

2、洁。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山水诗考略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

3、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

4、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

5、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

6、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晋时“山河之异”的国情,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B.清丽自然的山水风物,能给文人带来精神上的抚慰,使其暂时脱离现实,得到安宁。C.“山水诗”中的山、水,虽与亲身见闻的大自然有间隔,但收获却更加快捷、直接。D.儒家思想控制的走弱,文人的思想走向多元,“法自然而为化”等思想引领文学创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经过对他人研究成

7、果的考量和寻找文献资料求证之后,作者理性地接受了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于东晋的说法。B.山水的自然特性和规律性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具有相似性,这让诗人很容易在自然山水中找到精神寄托。C.受限于种种条件,人们无法遍览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大抵都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D.优秀的山水诗,不但能够模山范水,还具备让读者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和感受人生智慧的功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诗人个人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升华成了具有启迪智慧的教化原理,实现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广为传诵。B.“蝉噪林愈静,鸟

8、鸣山更幽”以情入诗,诗人写出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更巧妙地展现了“静”与“闹”这一对矛盾对立关系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C.“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以景入诗,诗人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将隐者的情趣融化在天然淡泊的境界之中。D.“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山水诗的特征,“心随雁飞灭”“江畔洲如月”等诗句均点染了山水风物的精深微妙,一切历历在目,读之如在画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

9、,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

10、,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

11、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叫“及冠”,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D“辟”是指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6下列对原文有关

12、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商隐自幼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当时镇守河阳的令狐 楚的赏识和礼遇。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其中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 被补为太学博士。C李商隐先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后来又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所以被李宗 闵一派看不起。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得到了令狐楚指点,从那时起他才开始写今体 带对偶的奏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4分)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

13、终身。(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11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 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8. 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它们好在哪里?(6分) 9.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

14、典故写梦迷和冤情,以此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的诗句是“ , ”。(2) 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人生短暂、渺小的诗句是 “ , ”。(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王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