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6850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二物理(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时间 D. 位移【答案】C【解析】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时间是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是矢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m B. N C. ms D. ms2【答案】A【解析】A、kg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A正确;B、N是国

2、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B错误;C、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C错误;D、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D错误;故选A。【点睛】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3. 某乘客乘列车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他所选的参考系是( )A. 地面 B. 路轨 C. 列车 D. 铁路旁的建筑物【答案】C【解析】以列车为参考系,乘客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林快速地向后退,以地面、路轨、铁路旁的建筑物为参考系,树林不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点睛】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4. 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使我们在京、沪间的行程更加舒适、便捷。下列情况中,可将高速列车视为质点的是( )A. 测量列车的长度B. 计算列车在京、沪两城市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C. 分析列车形状对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D. 测量列车通过某段桥梁所需的时间【答案】B【解析】A、在测量列车的长度时,当然不能把列出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列车就没有长度了,故A错误;B、计算列车在京、沪两城市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列车的长度是可

4、以忽略的,此时能看成质点,故B正确;C、分析列车形状对所受阻力的影响时,列车不能看成质点,此时看的就是列车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测量列车通过某段桥梁所需的时间时,所需时间为,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B正确。5. 一个小球从3 m高处落下,又被地面弹回到l m高处。关于小球的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是4 m B. 位移是3 m C. 位移是2m D. 路程是2m【答案】C【解析】一个小球从3m高处自由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到1m高处,运动轨迹的长度为,则路程是4m;首末位置的距离为,所以位移的大小为2m,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ABD错误;故

5、选C。【点睛】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6. 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甲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图线乙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知( )A. 甲处于静止状态 B.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AB、在v-t图中,与t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恒定,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D、乙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v-t图象描述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由图象的性质可以知道两物体的运动状态。7. 沿光

6、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其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 重力、下滑力 D. 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答案】A【解析】解: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下滑力是不存在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下滑力是同学经常出错的地方,一定要注意物体不受下滑力这么个力,下滑力实际上是重力的分力还有受力分析时,该物体只分析受力,不能分析施力8. 如图所示,一重球悬挂于轻绳下端,并与光滑斜面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绳保持竖直,则重球的受力为( )A. 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 重力、

7、绳的拉力C.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D. 重力、下滑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答案】B【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球受力情况: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两个力作用由于绳子保持竖直,绳子的拉力竖直向上,斜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假设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方向必定是垂直于斜面向上,小球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行四边定则可知,三个力合力一定不为零,小球将运动起来,与题中小球的状态矛盾所以斜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所以小球只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ACD错误;9.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A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 受4个力作用,其中有2个弹力B

8、. 受4个力作用,其中有l个弹力C. 受3个力作用,其中有2个弹力D. 受3个力作用,其中有l个弹力【答案】A10. 重为5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05 N,动摩擦因数是0.2,如果分别用80 N和120 N的水平力推木箱,经过一段时间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A. 80 N 120 N B. 80 N 100 N C. 0 N 100 N D. 80 N 105 N【答案】B【解析】木箱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05N,当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木箱不动,此时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与水平力推力相等,也是80N;滑动摩擦力;用12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

9、,120N大于100N了,物体要运动,此时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10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B.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球受重力而竖直下落,说明球没有惯性C. 运动员投掷标枪时,用力越大,标枪飞行越远,说明力越大惯性越大D. 短跑比赛,运动员通过终点后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故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因为惯性乘客想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而汽车在减速,故乘客都要向前倾倒,故A正确;B、

10、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会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故B错误;C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受力情况及速度大小无关,故CD错误;故选A。【点睛】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12.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 当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D. 当物体的运动轨

11、迹为曲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答案】B【解析】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则加速度不变,因此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A错误;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则加速度为零,因此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CD、当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时,可以有合外力;当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时,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故CD错误;故选B。【点睛】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13.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

12、快,加速度越大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增加的速度【答案】C【解析】A、根据公式a=,v大,v不一定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根据公式a=,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B14. 以下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只有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C.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运动

13、的宏观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答案】B【解析】A.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告诉我们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误;B.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故B正确;C. 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故不可能为平衡力,故C错误;D. 牛顿运动定律只能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不能适用于微观高速粒子,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内容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根据各定律的内容即可作出正确判定。15. 如图所示,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测力计上,下列

14、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人对测力计没有压力D. 人对测力计有压力,测力计对人没有支持力【答案】A【解析】人处于静止状态,人对测力计有压力,测力计对人有支持力,选项CD错误;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正确,B错误;故选A. 16. 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了B. 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了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D. 无论超重、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答案】D【解析】不论超重或

15、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故ABC错误,D正确.选D.【点睛】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称为超重,小于重力则称为失重,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并不变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6分,共12分。)17. 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答案】 (1). 0.1 (2). 0.26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