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1000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质量守恒定律 课标要求与分析要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分析:这是一条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完成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本课要求达到了解、理解的水平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它包含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原因和应用,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化学规律,它的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本课题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

2、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3、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的状态;4.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的思维转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遇到的困惑及解决方案两点困惑1本课题实验多,时间紧,怎样设计课堂才能既节约时间,又不

4、妨碍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建构和认知。2怎样把握探究实验的开放度?到底放手多少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比较合适?解决方案1在学生进行实验以前,调节天平平衡,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时间。2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后,再开始实验,提高实验的效率。教学方法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目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还属于启蒙阶段,若探究过程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实验法、讨论法、结合对比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

5、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辅助视频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试管、镊子、药匙、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活动探究探索新知活动探究探索新知活动探究探索新知活动探究探索新知讨论反思归纳小结练习反馈巩固新知课外拓展【播放视频】狄仁杰的疑惑(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这是怎么一回事?)【提问】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教师演示】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

6、量的测定”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巡回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天平的操作,并拍摄学生的实验过程。【教师点拨】实验现象和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多媒体展示并分析】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冰受热融化成水)2.“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32份质量的硫与10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3.“质量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要算在内;不能只算一部分;4.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包含体积、反

7、应物的分子个数等守恒 。【教师演示】方案三 “碳酸钠和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观察:1.碳酸钠的变化情况;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教师引导分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最终得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条件下。【投影】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呢?【播放动画】播放水分解的微观动画【投影】狄仁杰的迷惑。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课堂练习】典型例题的分析【布置作业】同步练习的习题仔细观看积极思考回答。猜想出:变小;变大;不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

8、先变大后变小,天平平衡。 【学生分组】 方案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注意观察:1.铁钉的变化情况;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同学仔细观察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仔细聆听并积极思考。仔细聆听并积极思考。同学归纳实验现象以及分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天平不平衡。认真思考。积极思考仔细观看,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相互交流、讨论,解开狄仁杰的迷惑。自主归纳出本节课的课堂小结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自读P95的资料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

9、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题实验多,时间紧,为了更好的节约时间,又不妨碍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建构和认知。我在学生进行实验以前,调节天平平衡,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时间。并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重点观察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质量守恒定律合情合理,真实可靠。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促使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是否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产生怀疑;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培养学生善于反思、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从宏观向微观进行过度。动画模拟电解水微观变化过程,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帮助学生体会质量守恒的原因,突破教学难点。 使课堂 “首尾呼应” 且体现“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特别是对关键词“参加”及“质量总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巩固新知,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板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