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0062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5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一 物 理 第 1 页 共 3 页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分 共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 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9 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分 1 2019 年国庆阅兵仪式 9 点开始迎宾 10 点庆祝活动开始 10 点 15 分开始正

2、式阅 兵 阅兵活动按阅兵式 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 时长约 80 分钟 下列关于阅兵过程 中的一些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上午 10 点 15 分习近平主席宣布阅兵开始 10 点 15 分是时间 B 从华北某机场起飞的歼 16 战机沿曲线到天安门上空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C 记录从华北某机场起飞的空警 2000 预警机到达天安门上空的时间 不能把预警 机看作质点 D 同一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 其它飞机是静止的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 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 时间 速度 力B 路程 速率 位移 力 C 加速度 速度的变化量 速率 力D 速度 加速度 力 3 某质点向东运动

3、 12m 又向西运动 20m 再向北运动 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 移大小分别是 A 38m 10mB 2m 10mC 14m 6mD 38m 6m 4 如图所示 用水平力 F 将重为 G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而不滑下来 物 体和墙壁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FB FC GD G 5 物块静止在固定斜面上 下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 正确标明了斜面对物块的支 持力的是 6 汽车刹车时的速度是 20 m s 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5 m s2 那么从汽车开始刹车 6 s 内汽车的位移和 6s 末汽车的速度分别是 A 30m 0 m sB 40m 0 m sC

4、30m 10 m sD 40m 10m s 7 如图所示 马踏飞燕 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 丰富想象 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 的艺术技巧的结晶 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 稳稳地踏在飞燕上 是因为 A 马跑得快的缘故 B 马蹄大的缘故 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8 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通过坐标原点时 开始计时 其图象如图所示 则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加速度为 1m s2 B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为 0 5m s C 质点在第 1s 末的速度为 1 5m s D 质点在第 1s 内的位移为 1m 9 某物体由静止

5、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 a1 运动时间为 t1 接着作加速 度为 a2的匀减速运动 再经 t2速度恰好为零 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表示为 A 1 1 1 2 atB 2 2 1 2 a tC 22 1 12 2 12 2 a ta t tt D 1 12 2 2 a ta t 10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 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木块运 FN A FN B FN C FN D 0 2 1 1 ms t x t s 高 一 物 理 第 2 页 共 3 页 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 则由表可知 A 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N7 0 B 木块受

6、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N6 0 C 在这五次实验中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11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 象 横坐标表示时间 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 则以下判断 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表示位移 则 A 质点以 3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若纵坐标表示位移 质点 B 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若纵坐标表示速度 则在 t 2s 时刻 两物体相遇 D 若纵坐标表示速度 则 B 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2 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以10m 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以竖直向上为

7、正方向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g 取 10m 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2s B 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为 10m C 3s 末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20m s D 前 3s 内物体的位移为 15m 二 实验题 共二 实验题 共 2 小题 每空小题 每空 2 分 共分 共 16 分 分 13 10 分 分 1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非常方便 可以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 B 如果将它接到直流电源上 打点计时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C 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 说明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D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纸带 2

8、 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可以 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代号 A 速度B 位移C 加速度D 平均速度 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某同学得到一条的纸带如图所示 并在其上取了 A B C D E F G 等 7 个计数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 设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 T 打 E 点时速度为 VE 则计算 VE的表达式为 VE 用 T 和图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图中 d1 2 00cm d2 4 50cm d3 7 60cm d4 11 30cm d5 15 40cm d6 20 00cm 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 0 02s

9、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m s2 结果保留 2 位 有效数字 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 则有 A 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大B 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小 C 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D 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 14 6 分 分 借助计算机 力传感器的挂钩与其它物体间的弹力大小能够在屏幕上显 示出来 为了探究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 一系列实验 将滑块平放在长木板上 用力传感器沿长木板水平拉滑块 改变拉力直到 将滑块拉动 再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 并在滑块上放上砝码 重复前一个过程 得到的图 线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 1 由图乙知 在 t1 t2这段时间内 滑块的运动状是 填

10、 运动 或 静止 实验 次数 小木块 运动状态 弹簧秤读数 N 1静止0 4 2静止0 6 3加速0 7 4匀速0 5 5减速0 3 F 高 一 物 理 第 3 页 共 3 页 B A C 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填 F1 或 F2 2 结合甲 乙两图 填 能 或 不能 得出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的压力均有关的结论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共共 4 小题 共计小题 共计 36 分 解答计算题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 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分 解答计算题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 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11、答案中必须明确写 出数值和单位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 出数值和单位 15 8 分 分 如图所示 质量分别为 1kg 和 2kg 的木块 A 和 B 用一个劲度系数为 k 200N m 轻质弹簧连接 最初系统静止 现在用力缓慢拉 A 直到 B 刚好离开地 面 g 10m s2 求 1 最初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 2 B 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 3 整个过程中 A 上升的高度 16 8 分 分 如图所示 用细绳拴住木棒的 A 端 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 在 悬点正下方有一点 C 距 A 端 0 8m 若把细绳轻轻剪断 测得 A B 两端通过 C 点的 时间差是 0 2s 下落过程的阻

12、力不计 重力加速度 g 10m s2 求 1 木棒 A 端从静止下落到 C 点的时间 2 木棒 AB 的长度 17 9 分 分 汽车智能减速系统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能够侦测到前方静止的障碍物并 自动减速的安全系统 如图所示 装有智能减速系统的汽车车头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 接收装置 在某次测试中 汽车正对一静止的障得物匀速行驶 当汽车车头与障碍物 之间的距离为 360m 时 汽车智能减速系统开始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同时汽车向障 碍物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 当汽车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时 汽车速 度大小恰好为 10m s 此时汽车车头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320m 超声波的传播速 度为 340

13、m s 求 1 汽车从发射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2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18 11 分 分 两辆玩具小车在同一水平轨道上运动 在 t 0 时刻 甲车在乙车前面 x0 4m 的地方以速度 v0 2m s 匀速行驶 此时乙车立即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 a 1m s2 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车 但乙车达到速度 vm 3m s 后开始匀速运动 求 1 从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乙车落后甲车最远 这个距离是多少 2 从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 此时乙车通过位移的大小是多少 高一年级物理参考答案高一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12 题 每题 4 分 共 48 分 题号 1

14、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A C C B D A ABC BD ABD CD 二 填空题 共 2 题 每空 2 分 共 16 分 13 1 D 2 B 3 T dd 10 35 0 53 C 14 1 静止 2 F1 3 不能 三 计算题 共 4 题 8 分 8 分 9 分 11 分 36 分 15 8 分 解 1 A 压在弹簧上使弹簧被压缩 设弹簧的压缩量为 x1 对 A 由二力平衡可得 2 分 解得 x1 5 0cm 0 05m 1 分 2 B 刚要离开地面时 地面的支持力为零 则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设伸长量为 x2 由 B 的二力平衡可得 2 分 解得

15、 x2 10 0cm 0 1m 1 分 3 A 物体拴在弹簧上 则 A 物体的位移即为弹簧的长度变化 弹簧从压缩状态 x1变为原长再变为伸长 x2 则cmxxx0 15 21 0 15m 2 分 16 8 分 解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 设木棒的长为L A 端到 C 点的时间是 t1 1 2 1 2 1 gthAC 2 分 st4 0 1 1 分 2 B 到 C 点的时间是 t2 2 0 21 tt 1 分 2 2 2 1 gthBC 2 分 BCAC hhL 1 分 以上联立得 mL6 0 1 分 17 9 分 解 1 汽车在 A 点向障碍物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 在 B 点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

16、声波 脉冲信号 此过程经历的时间 t 声 v xx t 21 2 分 sst2 340 320360 1 分 2 汽车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满足 atvv AB 2 分 2 21 2 1 attvxx A 2 分 得 1 30 msvA 2 10 msa 2 分 18 11 分 解 1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即 v0 at0 得 t0 2s 1 分 此时两车距离 x x0 v0t0 at02 2 1 分 解得 x 6m 1 分 2 先研究乙车从开始到速度达到 vm时与甲车的距离 对乙车 vm at1 1 分 2ax乙 vm2 1 分 对甲车 x甲 v0 t1 1 分 解得 x甲 6m x乙 4 5m t1 3s x甲 x0 x乙 1 分 可见此时乙车并未追上甲车 此后两车都匀速运动 对全程有 x乙 vmt2 x甲 x0 v0t2 1 分 x乙 x 乙 vmt2 1 分 解得 x乙 21m t 2 5 5s 1 分 t t1 t2 8 5s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