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798778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 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一味喜欢萌萌哒的事物无可厚非,偶尔卖卖萌也无伤大雅,但如果逃遁在萌文化空间里,与世隔绝、拒绝成长,这就是一种“文明病”了。党代会上,赵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提案,事实依据丰富、充足,反映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呼声,如水投石,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中国和老挝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

2、,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了互信,中老两国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命运共同体。著名作家王家的最新力作得民心得天下,对儒家经典孟子进行了睿智深刻的解读,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A. B. C. 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B. 川剧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巴蜀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其中变脸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显著。C. 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背景图

3、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名为“蓝色弹珠”的摄影图,被中国卫星“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图象取代。D. 在传统文化偏见的引导下,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常常局限于文化名人、文化习作,而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其实也无时无地处身于文化之中。3. 使用“题辞”,必须考量相应的社交场合。如,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上文、中,依序填入最为得体的选项是()A. 五世其昌齿德俱尊启迪有方B. 宜尔室家椿萱并茂杏林春暖C. 珠联璧合福寿全归英才渊薮D. 琴瑟重调松鹤延龄时雨春风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文中写宋荣

4、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 , _ 。(逍遥游)_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老当益壮, _ ?穷且益坚, _ 。(滕王阁序)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_ 。(陈情表)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但事实上,_,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忘记初心,_,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

5、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难得,是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_。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6.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关吴兆骞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注】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筚篥(b l):军中乐器。黄龙:边塞名,措指宁古塔。紫塞:此指山海关。姜女石: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_ A“山海关”自古

6、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B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就写出了山海关祟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 C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驿马奔驰,飞尘四起,一片热周繁忙的关外景象 D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虽遭流放,但定能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 E第四句写作者因对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衰亲的情感。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2.0分)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7、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_ A门衰祚薄门衰:家门衰微。祚薄:福薄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C茕茕独立:无依无靠,孤

8、孤单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独立:孤立无依。D形影相吊:吊:悼念。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_ A九岁 不 行 B至于 成 立 C零丁 孤 苦 D欲苟顺私情,则 告 诉不许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_ 是臣尽节 于陛下之日长 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 报养刘 之日短也 臣不胜犬马怖惧 之情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不同对李密的经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_ A李密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去。 B在他四岁的时候,舅舅违背母亲的意愿,逼迫母亲改嫁。 C李密由后母刘氏抚养成人,从小体弱多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D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

9、推举他为孝廉,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不久,晋武帝下诏,征他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

10、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 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

11、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 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事实上,儒家并不绝对弃绝功利。孔子到卫国,并非仅仅关心那里的道德风尚如何,相反,倒是开口便盛赞该地人口众多。当他的学生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时,孔子明确回答:“富之。”“庶”(人口众多)和“富”在广义上均属于利的范畴。按儒家之见,利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恶,从社会范围来看是如此,就个人而言也是这样。“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

12、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一再强调要“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 一般来说,利首先与个人或特殊集团相联系,而个人(或特殊集团)之利往往并不彼此一致,因此,如果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就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社会成员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报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唯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13、。 然而,“以义制利”的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又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从这方面看,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又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 B“惟义所在”,说明合乎义的行为,即使没有实际结果,也可以具有善的价值。 C孔子在卫国,开口便盛赞人口众多,表明他关心那里的利。 D儒家对“义”的推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使

14、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义利的先后顺序分别展开议论。 B文章在论证义的价值时,先论证义的内在价值的合理性,后论证义的社会价值。 C文章在论证利的价值时,使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D文章在讨论义利之选时,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 A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 B“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强调人们对利的追求必须始终处于义的制约之下。 C“义利之辨”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所以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 D对功利意识的压抑

15、,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这使得儒家对“义”的推崇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太阳土宁新路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