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9782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2.毛泽东指出“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

2、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材料中正派的路线和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符合(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大一统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强化中央集权4.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的哪个观点最为贴切( )A.三纲五常 B.格物致知 C

3、.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5.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C.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6.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农作物相关记述稗“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C.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7.蒲松龄指出,明代中后期“有

4、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起始)于此”。钱大镛的明文在凡例中有言:“古书俱系能书之士,各随其字体书之,无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由此可知( )A.书工的出现推动了印刷字体的形成和发展 B.宋体字是宋代所创的一种汉字书写体 C.刊本起始于明代中后期 D.活字印刷在明朝开始出现8.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B.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C.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5、9.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A.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B.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C.楚辞开创浪漫主义风格 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10.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D.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1.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

6、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关注西方科技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开始开眼看世界12.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予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1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

7、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曾国藩 D.康有为14.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该案与哪一思潮的发展有关( ) A.维新变法 B.民主科学 C.马克思主义 D.民主共和 15.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机器制造之事,为今日御侮之资,为自强之本”“国人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欲自强,

8、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速立宪法”A. B. C. D.16.1921年6月,孙中山说到:“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C.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17.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A.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B.成为中

9、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C.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18.瞿秋白在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首先便是土地革命。彻底的土地革命,才是真正的国民革命”。但他同时又指出,“城市之中这种工人的斗争不能胜利,乡村中农民的斗争就始终不能超出游击战争的限度而得到巩固的胜利。”这说明作者( )A.仍没有完全突破城市中心论 B.强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C.已充分意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D.对中国国情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19.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这主

10、要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中共更加重视独立探索革命道路 D.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20.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 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2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11、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C.文学艺术亊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D.邓

12、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23.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的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当时我国( )A.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 B.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提出“科教兴国”的需要24有学者根据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绘制了“新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B.“大跃进”阻碍了时期国内科技进步C.“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成果25.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

13、学回到人间。”以下说法中与这一观点相吻合的是( )A.两者都追求人类个性的解放 B.两者均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两者均反对知识对人的异化 D.两者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6.“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7.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 )A.推翻王权统治 B.宣扬理性主义C.否定宗教神权 D.注重内心反省2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