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73154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功夫下在平时,不要搞考前突击。尤其是基础课,对于一个在医学知识方面完全空白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上课把老师花大部分时间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课后尽量看一遍,可以加深印象!因为好多科目老师到期末不会点重点(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的) ,所以平时的笔记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平时很努力的话,考前看看笔记一般就可以通过了!、医学考试关键不是要把所有的文字印在脑海里,而是要理解、融会贯通,形象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解剖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来说,盲目的背书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介绍一下本人做笔记的方法:我一般是把笔记记在书上,如果老师讲的东西可以在书上

2、找到的话,直接划下来就可以了;如果书上没有的内容,这很可能就是老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即使不是考试的重点,也很可能是对我们很受用的,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顺便说下,我记笔记都是用红笔记的,如果复习时或预习时有什么总结的话,一般用蓝笔,便于区分!也可以将一些总结性的表格之类的用小张纸贴在相应的页面上,复习会方便的多! 、对于临床课的学习,我认为方法又有不同!这时上课就不能以笔记为主了,关键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时候老师会结合理论讲一些临床上的典型病历,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也方便我们记忆,这也是引起同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呵呵!另外,要重视见习课,这是我们从学生到一个准医生的过度阶段,也是我们开始

3、应用书本知识的时候!课前最好看下相关章节和实习指导,这样就有的放矢了,印象也会深刻的多!至于考试复习,我想应该不会很吃力才对!(本人亲身体会!) 、这点也许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如何复习效率才能最高!分析如下:一本书至少也有页,一个科目的考试满分为分,也就是说最多也只能出个知识点吧!(何况大题不止分吧?)所以考的肯定是老师上课重点讲述的内容(笔记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没讲过的一般不会考(的概率) ,就算考了分数也不多!(如果单纯应付考试可以,但想学更多东西的话还是看下吧,有好处的!)这样压力就小很多了吧!另外,如果可能的话,找些历年考过的题目做一下,题目的符合率左右,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教研室会出

4、些习题集,这很大部分来自于题库,做一下是很有帮助的哦!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买本参考书(不要多,本足够,但是要精!)个人推荐科技出版社的那一套,有总结,又有习题,方便复习! 说的这么多,只是本人一点小小的体会,可能有语无伦次的地方,见谅! 我想再补充 2 点: 1、要重视医学英语的学习:我们学校用的是王铁成编写的医学英语特点剖析作为教材,这本书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词根,还讲述了英文病历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虽然用的例文老了一些,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此外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积累,这样对于以后阅读外文文献,掌握第一手材料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校在期末的理论考试中还会出 30%左右的专业

5、英文题目,有的要求用英文答(大多数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督促我们平时学习医学英语的作用! 2、对于临床课的学习,我认为要重点锻炼自己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注意手法要标准)的水平!这是每个医学生的基本功!不要老是想一步登天,对于每一个病人,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医生没有问病史和做体格检查的习惯,只是开一些检查,通过检查去诊断!病史和体查结果都是编出来的!这样对于我们学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们从跨入医学大门起就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我的一位带教老师曾经说过:“遇到一个诊断不清的疑难病例,如果能够详细地询问病史、系统地做一次体格检查,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6、 ” 实习中的经历告诉我,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虽然不是什么名言,可是我认为终身受用!在这里也想把这句话奉献给大家!也希望给大家有所启迪!如果你觉得自己体格检查不标准的话,可以看下简明体格检查图谱 ,上面有规范的讲解和说明! 我的本科阶段是这么过来的:大一的时候还不懂事,天天啃那些什么物理化学数学之类的,后来才发现那真是太蠢了,最好是把英语好好学学,哪都离开不了英语,考研尤其重要.大一的那些基础课不用花太多的功夫.大二了学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生化,病理,病生,个人觉得生理,生化,病理要好好学学,解剖方面心血管方面的内容一定要吃透,因为以后的诊断,病理,生理内科学等很多学科都密切相关,而且

7、都作为重中之重,打算考研的,尤其要注意同时别忘记英语的学习.大三了开始学习桥梁课程了,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学,比如:诊断是重中之重,其他涉及到比较专的学科的话,如影象学等学科只要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设置是大四开始实习,同时学习临床课程,个人觉得内科的每个部分,外科的骨科普外肯定是要啃透的,其余临床学科可以降低要求,尤其是很专的学科如耳鼻喉,口腔等只要了解一下,毕竟以后要成为这方面的医师还得来日方长.我应届毕业考上了免疫学的研究生,总结主要有:生理,生化,病理是我几乎每学期都要翻翻,因为很多其他学科都涉及到,所以我考研几乎没怎么认真复习这几门课,因为很多内容我只要看一下就可以考试了,所以基础的这几门

8、学科很重要,临床的我就把内外科学的很透,但是我的不足就是英语很差呵呵 谈一下几门医学基础课的一些学习体会,可能有一些不全面和存在个人偏见的地方,欢迎广大战友指正、补充现在言归正传 解剖学: 我们学校开设得这门课程分为 2 个部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因为系解是我接触医学专业得第一门课程,所以开始还摸不到头脑,对着 500 多页得文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当初没有人指导我们该如何去学,以为又是象高等数学和有机化学等科目一样靠老师上课讲解,结果学校一学期理论课只给我们安排了 6 次课,其余时间都是在解剖室看标本!(开始的时候以为不是很重要,后来到学期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具体讲解知识点都是在这些每周一次

9、的标本课上,于是后悔莫及!)上理论课的时候经常讲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有很多东西一时理解不了!清楚的记得一位教授在给我们讲运动系统的时候,给我们讲了很多四肢骨折时骨折的远端移位的分析、记忆方法!(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骨科所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课下看书复习的时候,总觉得看了又忘,忘了继续看,光是运动系统就看了 7 遍,感觉内脏学相对简单一些,只看了 3 遍!另外, 系解里面还有最大的一部分就是神经解剖,我前 3 遍都没怎么看懂,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核团和传导系,我和一些同学都感觉学起来很吃力,而且神经系统的解剖在我们的考试试卷里占去了大概 50%的分数,所以那次期末考试,大家的成绩都不理想,上

10、 75 分的寥寥无几!当然系里有一位神仙姐姐考了96 分,从此让人刮目相看!到了第二学期,开设了局解 ,由于吸取了上一学期的教训,更加重视实验课的学习,我们是 10 人一具尸体,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记住了许多东西,而且印象比较深刻,顺便还练习了一些器械的基本操作,感觉不错!局解的理论课比系解要多了很多,平均 2 星期一次,而且老师通过板书和幻灯把那些复杂的解剖结构讲的很清楚,回去看书复习一点都不费力气,最后考试成绩也非常理想,哈哈!总结了一下局解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可能各学校的教学不太一样):甲状腺的解剖(尤其注意血管和神经) 、纵隔(位置和比邻,食管比较重要) 、腹壁的层次(重点掌握腹

11、股沟区的层次) 、腹部重要脏器的位置、比邻与重要的血供及断层解剖(如胰腺,肝脏、胆道、胃、十二指肠) 、下肢解剖(如股三角、坐骨神经、大隐静脉) 、手部解剖(重点掌握几个间隙) ,头部解剖(重点掌握几个重要层面的断层,我们考试的时候考了 1 个头部和 1 个腹部的断层,要求在 CT 片子上辨认出一些脏器) 。 关于解剖学的内容暂时谈这么多,以后有时间我会陆续谈一下其他科目的学习,希望对刚开始学医的人有所帮助!(说的不好也不要丢砖头啊!)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呵呵! 组织学与胚胎学: 我觉得这门学科是以后病理学的基础,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只有掌握了正常的,才能认识和发现异常的!” 因此,这门学科也

12、是有它重要之处!其实组织学就是一个微观的解剖学,从显微镜下认识人体的结构,从其结构特点,又可以推出其相应的功能!总的感觉,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散乱,也不好划出什么重点,考试的时候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我学习的时候,比较重视总论的学习,尤其是注意一些概括性的文字,往往会成为考试的出题点!并不是说总论在考试的时候占的分数很多,而是说,掌握了总论,也就是掌握了一个总纲,在学习各论的时候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每看完一章节的书,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结构特点是这个系统所特有的?系统中各个器官和结构有哪些逐渐变化的特点(如支气管和消化道)?这样不但记忆起来

13、方便,而且便于对比,最好能自己总结一些表格来帮助记忆,考试很多内容都是出在这些地方!还有,就是要重视实验课,课上一般都是看切片,课前老师也会讲一些注意的事项和要重点观察的结构,要引起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切片一般都是同一脏器连续切下来的,有时候一些结构可能在你的片子上没有,你应该多和同学交流,看一下他们的片子(有的片子也有染色的一些问题,也许你能认出自己的片子上的结构,在别人的片子上就不一定认得哦!所以要多看几张片子!)如果看到了什么结构,你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让他们也多看,下次你同学找到了什么结构也会叫你看的!另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有时候你自己觉得是这个结构,也许实际上不是的,让老

14、师替你把关!关于胚胎学,我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主要就是掌握一些畸形的发生缺陷,知道最易产生胚胎畸形的时期,掌握不同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再有就是多看模型,多请教!相信你可以学的好的!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这门课堪称我们学校的四大名补之一,每年都有好多校友残败在它手下,为学校的生化教研室奉送了大量的补考费,可见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啊!而且这门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一科,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取得胜利!呵呵!本人比较幸运,考了 85 分,在班上也算是比较优秀的成绩了,哈哈(谁又把砖头乱丢?!)言归正传吧 学习生化,我是下了一些“苦工夫” 的,因为怕挂掉,所以考前把书看了 4 遍!话说回来,我学生化的时候,

15、平时也没怎么看书,基本是考前突击的!因为我知道,像这么抽象的课程,按照我这个记忆水平即使平时看了书,到时候不下工夫复习,一样是什么都不记得的!所以,我利用考前的 2 个星期突击了一把,感觉效果还可以!我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是把书都通看了一下(不过没有讲的我没有看) ,掌握了基本的内容,在看书的过程中,写出一些简要的提纲,我还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后面叙述)一边念,一边抄,然后再背着默写一遍,晚上睡觉前反复回忆,结果做梦都是这些东西,呵呵!第二、三遍主要就是根据这些提纲来回忆、复习,忘记的就再看书,不要怕重复,只有这样才记的牢靠!最后一遍书主要是大概看一下课本,把专业英文单词看了一下(因为我们要考

16、20 分的英文题目,还要英文回答!) ,整理一下思路!记得那天是下午 3 点考试,还是夏天,好多同学顶着烈日去教室做最后冲刺,我则一个人躺在宿舍里睡了个午觉,下午状态也不错,好多不会的也蒙对了,哈哈! 下面就是根据我复习的经验总结的一些重点:三大物质的代谢以及相互转化,这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掌握(尤其是三羧酸循环)!再有就是呼吸链、以及胆色素的代谢!其他的就是掌握一些蛋白质、DNA 和酶的一些基本知识!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主要是DNA、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一定要掌握,考试的主要分数都是出在这里! 顺便说一下,我复习生化的时候用的是北医编的一本参考书,是16K,蓝色封面的那本,虽然有的题目比较有难度,但是对于理解一些知识点还是很有帮助的!那本书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比较全面,也很细,考试可以参照那本书准备相应的题型!(个人推荐,供参考!) 生理学: 在基础课里面,生理学是一门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