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87521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债权保障、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一、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一) 客观原因企业信用风险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1)客户经营不善,无力偿还;(2)贸易纠纷:由于对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如货物质量、数量等方面的分歧产生纠纷,导致货款迟付或拒付;(3)有意占

2、用对方资金,形成企业间“三角债”;(4)蓄意欺诈:一些信用恶劣的企业利用合同、票据以及预付定金、延期付款等方式进行长期拖欠,最后达到部分或全部占有对方货物或货款的目的。(二) 外部原因我国商业市场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惩罚机制和制约机制。首先,立法还不够完备。现有的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和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够。以破产法为例,1986年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于企业破产的条件、确保破产制度优胜劣汰、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都没有给予很好的解决。其次,在执法上存在地方干预、行政干预的问题。许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法院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

3、甚至存在有意偏袒企业利益、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倾向。再次,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即使法院判决企业偿还债务,债权人也得不到保护。由于没有国家信用保证体系,法院的执行非常困难。(三) 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企业信用风险产生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1) 企业忽略信用管理,没有准确判断客户信用状况;(2) 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薄弱;(3) 缺少科学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4) 企业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信息不畅通;(5) 对客户资信资料缺乏管理,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信息支持;(6) 迫于市场竞争压力,不得已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二、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一

4、般方法(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部门和组织才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坏帐处理等。成立企业内部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对外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坚决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对内随时监控信用政策,并及时调整;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防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损失;信用部门的“红脸”角色和销售部门的“白脸”角色是收账的最佳方式。(二)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这项业务

5、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以委托专门的资信调查机构完成。资信调查的渠道包括客户直接提供的资料、实地调研、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政府其它相关部门等。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企业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调查和评估方式,保证客户信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时性。客户资信评估的方法由于企业注重方面的不同,所以选择的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而评价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5C要素分析法(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信用的5个方面来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客户的资信程度通

6、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企业通过对客户进行以上5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其信用情况。第二种方法是信用评分法,是指对评价内容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信用分数,按每一项目内容给定分数计分,最后得出总分,再按得到的总分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三)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客户授信管理客户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权衡应收账款的效益与成本,对处理客户的应收账款所制定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信用标

7、准是指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这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客户资信评价的方法确定信用标准。信用额度是在信用条件下,企业授予客户的赊销限额。确定信用额度的途径有:(1)递增法:不论是否评估客户等级,均按规定逐步放宽信用标准;(2)信用评级法:将客户主要信用要素设置权重,综合评分后授信(信用评级法主要适用于新客户的评估);(3)动态评估法:通过对客户财务、付款、基本要素的评估,区分客户等级并授信(动态评估法主要适用于老客户的评价);(4)模型分析法:通过对几项主要财务数据的分析,推断客户破产概率和发展趋,如Z分析模型等。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符

8、合信用标准的客户赊销账款的最长期限,即延期收款期限。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提高企业商品的竞争能力,刺激销售增长,增加营业收入;但同时会使企业平均收款期限延长。企业在确定信用期限时,必须权衡延长信用期限的收益与费用。现金折扣是指给予提前付款的客户的优惠安排,包括两个要素:折扣期限和折扣率。折扣期限是提供优惠安排的有效期限,折扣率是提供优惠的程度。现金折扣的优点是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账款回收,减少坏帐,而缺点是利息损失巨大。(四)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

9、收回的时间;(2)充分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3)及时组织安排到期和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催收。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分别建立:(1)应收账款预算与总量控制制度;(2)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3)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4)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制度;(5)债权管理制度;(6)收账政策等。(五)建立企业信用文化信用风险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与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企业必须逐步建立信用文化,加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信用管理专业培训,提升全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我国企业信用和风险管理的误区 管理误区之一:销售部门与财务

10、部门各行其是,没有人真正对应收帐款负责。这是在计划体制沿袭下来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部门之间没有信息的沟通和职责的衔接,没有人真正对回款问题承担责任,形成了管理真空。在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时,企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产生大量拖欠帐款,而且只有在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现、催收,其结果是前清后欠,屡清不绝,企业包袱越背越重。 管理误区之二:由销售部门完全承担收帐职责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为对付居高不下的不良债务,企业开始建立责任制,由销售部门完全承担收帐责任。这种体制改变了应收帐款无人管理的状况,在实践中却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拖欠风险。 业务人员的目

11、标和能力在于销售而不在于收款。许多业务人员在销售激励机制下(如销售承包、买断、提成等),盲目签约放帐,而事后由于考虑客户可能失去的风险,收帐力度又不够,虽然销售额上去了,却往往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呆帐、坏帐损失。如果业务员与客户内外勾结,公司的利益更难以得到保障。 管理误区之三:由财务部门控制信用销售和收帐。 财务部门控制信用销售和收帐,这种模式虽然加强了应收帐款的专门管理,但由于财务部门不了解客户情况和交易背景,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估和管理。这样就造成要么控制过严,公司销售额下降;要么失去控制,拖欠仍会大量发生。销售和财务“两张皮”的情况仍未得到解决。 合理的管理机制:来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12、,造成应收帐款管理失误的根源在于企业管理机制的落后。参照国内外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经验,我们发现,企业必须增加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形成一套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如图所示。只有增加风险管理职能,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协同的、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才会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缺少整体规划和协调的状况,真正在销售与财务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商品交易的网络化、全球化和信用化已成为三个主要发展趋势。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信用方式已占企业间交易方式的80%以上。在这些国家中,企业已将信用管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在经营管理中加以运用,信用管理部门象财务部门、销售部门

13、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用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我国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改变目前这种支付和管理状况,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以信用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程合同管理模式 全程合同管理模式是我几年来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逐步完善起来的一整套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这套管理方式对于从根本上改进企业基础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我发现建立以信用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程合同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以合同管理为基础,以信用和风险管理职能的增加,带动企业各个基础管理环节的改进和协调,是

14、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有效方法。企业全程合同管理,应从四个方面的基本制度入手。 第一、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就是要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客户信用和风险。 第二、实行严格的合同审查制度,就是要将交易的每一要素和细节尽可能地反映在合同中,合同应当公平、有效。 第三、实行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就是要在交易过程中,依*对客户信用额度的评定和控制,实现交易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程序化,规范企业与客户间的信用关系,减少因业务人员盲目决策造成的风险。 第四、实行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就要对企业的应收帐款实行一系列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包括应收帐款日常监督、跟踪管理、债权评估等多种先进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制地提高应收帐款回收率,缩短收帐周期,减少呆帐、坏帐损失。 全程合同理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最近几年来,我从事了大量的企业服务和内部管理研究工作。产权问题涉及企业发展的初始动力。企业管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在这个问题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没有差别,企业都必须根据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建立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因为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应当在生产好的产品同时,更要创造好的经营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