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449393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 医学科研设计 第十三章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 医学科研设计 第一节实验设计第二节调查设计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 一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原则及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一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二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一节实验设计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 一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1 处理因素2 受试对象3 实验效应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5 1 处理因素处理因素的分类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处理因素的数量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6

2、 2 受试对象病例的来源病例必须经过严格标准诊断规定纳入标准明确排除标准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7 3 实验效应关联性客观性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化验指标必要时规定所采用的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8 二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 对照的原则2 随机的原则3 重复的原则4 均衡的原则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9 1 对照的原则设立对照组的理由设立对照组的方法对照方式对照存在的问题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0 设立对照组的理由 抵消比较组间疾病自然史不同的影响 抵消安慰剂效应 抵消除治疗措施以外其它因素的干扰 卫生学

3、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1 设立对照组的方法 把研究对象随机地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比较 并要求它们之间具有可比性 各组应同时进行试验 各组的例数应尽可能相等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2 对照的形式1 空白对照2 实验对照3 标准对照4 自身对照5 相互对照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3 对照存在的问题 未设对照组 对照例数过少 对照不合理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4 2 随机的原则随机化的意义 简单随机分组随机化方法 分层随机分组 顺序分配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5 3 重复的原则重复的意义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估计样本

4、含量的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6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研究总体的变异程度容许误差的大小检验效能 型错误的概率水准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7 4 均衡的原则 实验与对照必须遵守均衡的原则 亦称齐同原则 即实验中要求实验对象除了要观察的某种实验因素外 其他一切条件应该尽可能相同 要求各处理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均衡一致 以消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8 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盲法设计 三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19 1 完全随机设计 方法 只能分析一个因素 适用条件和特点

5、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比较 各个样本例数可以相等或不等 统计分析方法t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0 2 配对设计 方法 适用条件和特点 适用于同体比较 同体比较时前后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统计分析方法配对t检验 秩和检验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1 3 配伍组设计 方法 适用条件和特点 设置配伍组的条件和配对条件相同 此设计增强了各组间的均衡性 研究的效率等 统计分析方法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2 4 交叉设计 方法 两次观察时间不宜过长 前后无后期效应影响 适用条件和特点 多适用于各种慢性病治疗设计 节省样本

6、 容易控制条件 统计分析方法秩和检验 方差分析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3 五 盲法设计 在临床试验中 研究者或受试者均可给实验效应带来影响 造成偏倚 bias 偏倚的存在无疑影响处理因素的真实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 就是要使受试者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什么处理 有时甚至要使直接观察和进行测量的实验者也不知道受试者所接受的处理是什么 即盲法 blindness 设计 盲法是临床试验中防止各种偏倚的重要措施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4 盲法设计分单盲法和双盲法 单盲法是让病人不知道自己接受何种治疗 从而避免了它们的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偏倚 但仍未能防止来自研究者

7、方面的影响 双盲法是受试者和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都不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和接受何种治疗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来自双方面的主观因素对判断研究结果的影响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5 第二节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是统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过程中没有施加人为的干预措施 而是客观地观察记录某些现象及其相关特征 也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一 调查设计的意义及其特点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6 二 调查方法 一 普查 二 抽样调查 常用的抽样方法 三 典型调查 四 病例对照研究 五 定群研究 卫生学 第7版 第

8、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7 观察性研究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定群研究 普查 病例对照研究 典型调查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8 普查 指研究者对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个或某些指标所进行的全面调查 它涉及面广 所需人 物 财力大 非全面调查 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从同质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对某个或某些指标进行调查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29 抽样调查 是指研究者据研究目的 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 randomsampling 部分观察单位进行调查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0 1 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便于实施 2

9、可估计抽样误差大小 便于进行统计推断 3 可避免和减小人为干扰所产生的误差 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更好 抽样调查的优点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1 简单随机抽样 simplerandomsampling 2 系统抽样 systematicsampling 3 整群抽样 clustersampling 4 分层抽样 stratifiedsampling 常用的抽样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2 简单随机抽样 是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 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1 简单随机抽样 simplerandomsampling 卫生学 第7

10、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3 1 抽样方法将总体内的全部观察单位编上号码 再用随机数字表 电子计算器随机数字键等随机化工具 选出进入样本的号码 已经入选的号码不能再次列入 直至达到预定的样本例数为止 这种抽样方法使得总体内每个单元被选入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4 例 欲了解某乡村居民钩虫感染率情况 该村共有居民2000人 试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例数100人作为样本 先将全村居民编号为1 2 2000 再查随机数字表 随机确定一起点和走向 譬如说第6行第一个数字开始 依横向抄录100组随机数字 每组为4个数字 凡后面出现与前面有相同的数字者 卫生学 第

11、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5 弃去 它们是1622 7794 3949 8845 凡首位数字 8者减8 6而 8者减6 4而 6者减4 2而 4者减2 2者不变 这样依次得 1622 1794 1949 845 凡属于这些编号的居民就组成了我们所需的样本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6 2 优缺点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是当总体内观察单位数与样本例数都不大时比较容易实施 均数 或率 及其标准误的计算也较简便 但这种方法在总体含量较大时 实际上难以采用 因为编号 抽样 调查的实施等都有许多实际困难 在总体内各单元的变异大而样本又小时 样本的代表性较差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

12、计 37 3 适用范围这种抽样方法只适用于总体内个体间差异均匀的小型调查和实验室研究 这种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8 1 抽样方法系统抽样亦称为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首先必须确定总体的范围和样本例数 将总体内的观察单位依次编号 然后确定抽样比 即确定从每多少个单元 设为k个 k 总体中所有个体数 样本例数 中抽一个单元 2 系统抽样 systematicsampling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9 进入样本 至于究竟抽其中第几个 则必须用随机化的方法决定 具体做法是在1至k个数中 随机选出一个数 把它做为起点 以后依次用相等的间隔

13、机械地从每k个单元中抽一个观察单位 组成样本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0 例 欲了解某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情况 要求检查学生大便蛔虫卵试验的阳性率 该校有学生1200人 试按系统抽样法抽取一例数为120人的样本 此例中总体例数为N 1200 样本例数n 120 抽样间隔k N n 10 先将该校所有学生依次编号为l到1200 再在1 10之间确定一个随机数字 比如为6 于是 以学生编号为6 16 26 1196者组成样本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1 2 优缺点系统抽样的优点是 易于理解 简便易行 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 在一般情况下 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

14、抽样 缺点是 当总体内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性或单调递增 或递减 趋势时 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 目前 尚无可靠的统计方法来估计其抽样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可按单纯随机抽样来处理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2 3 适用范围事先对总体内的个体分布有所了解 并且该分布应是随机的 这样才能最恰当地应用系统抽样 在多阶段抽样中 用于后阶段抽样 在分层抽样中 每层可独立使用系统抽样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3 1 方法该抽样是以个体自然集结的或人为划分的群体 例如家庭 街道 乡 村 工厂 学校等 作为抽样单元 总体中含有K个群 从中用随机化的方法抽取k个群 对抽中的k个群

15、体内所有个体则全部加以调查 这里的群体可以是本来就存在的集体单位或地理的 行政的区域 也可以是为便于调查而特意划分的 3 整群抽样 clustersampling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4 例 若调查某县血吸虫感染率 以该县的村为基本抽样单元 共300个村 从中抽取30个村 然后对所抽取的30个村的居民全部进行调查 各群内单元数相等或不等时 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5 2 优缺点整群抽样应用于大的总体时 其优点很明显 易为群众接受 节约人力 物力 时间等 整群抽样中 群间差异越小 抽取的 群 越多 则抽样误差越小 但在样本例数给定时

16、统计学效能不如单纯随机抽样 如果群间的变异较大 调查少数几个群 则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较差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6 3 适用范围整群抽样适用于群内变异大而群间变异小的总体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7 1 抽样方法在抽样过程中 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别 类型或区域等次级总体 统计学上称之为 层 先从每层内独立抽取一个随机样本 再合成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这种方法称之为分层随机抽样 4 分层抽样 stratifiedsampling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8 每层具体抽样方法可用单纯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法 分层的原则是分层后层内变异尽可能小 而层间变异可以较大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9 2 优点 由于分层后各层内的个体同质性增加 使得抽样误差小于其它方法 便于对各层进行独立分析 井可作相互比较 由于各层特点不同 可对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50 3 适用范围对总体内各层的个体情况有所了解 分层抽样适合于层内变异小而层间变异大时 效果较好 卫生学 第7版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51 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