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5382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四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六(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学会辩证说理 第四章写作训练 写作实践表明 一个对辩证法一无所知的人 是无法透过事物表象或命题者所给的文字材料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 当然也就无法正确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目前 不少考生写论述文不会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而是抓住问题的某一侧面 极力夸大或缩小 以偏概全 陷入极端 从而得出片面性 绝对化的结论 看来 真该好好补补辩证法一课 从而学会如何辩证说理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 作文题呈现 2017 全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 他们较为关注的 中国关键词 有 一带一路 大

2、熊猫 广场舞 中华美食 长城 共享单车 京剧 空气污染 美丽乡村 食品安全 高铁 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中国 成长中河北一考生标题令人眼前一亮 当别人纷纷写 辉煌 壮美 科技 之中国时 一个 成长中 暗含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刚下高铁时的 迷雾摇缀 还是街头小黄车的错落有致 是满汉全席的惊艳 抑或对食品安全的蹙眉担忧 朋友 今天我不也不标榜荣耀 只为你呈现一个成长中的真实中国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美丽与污染

3、并存的 诚如你所见 满天黄沙飞扬 雾霾蔽日是真实的 但你要记得 黄沙雾霾覆不住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豪迈 掩不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 的柔美 挡不住 长河落日圆 的壮阔 我想让你知道 那些美妙的山河美景不会被空气污染图 涂 抹掉灿烂的颜色 并且你不也看到了 那一排排可爱的共享单车正是我们为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所以啊 朋友 请欣赏那个辽阔壮美 刚柔相济的美丽中国 请一定程度上宽容如今这个为了天更蓝而做出努力的成长中的中国 在发展中看问题 就要看到中国的两面性 美丽与污染并存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发展与问题交织的 想必你在餐桌上已有所耳闻了 除空气污染外 食品安全是成长中的中国面临的又一难题

4、 但你也应该知道 一次次问题的出现抹杀不掉中华美食的美味及其骨子里的文化 抹杀不掉 脍不厌细 与 日啖荔枝三百颗 的吃货精神 中华美食里含着太多太多文化 有对生活真谛的探寻 也有内心的大爱 乐观 我知道标榜美食和文化掩盖不掉如今食品安全真实存在的问题 但这些小小的问题不足以撼动中华美食的地位和中华文化的根基 所以呀 朋友 请品味那个让人类垂涎的美味中国 请相信这个为了让你吃得健康而不断发展的成长中的中国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依然是两面性 发展与问题交织 美丽与污染并存 发展与问题交织 这个在成长中摸爬滚打依然坚定向前的中国就如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成长里少不了叛逆 少不了走走弯路 但更多的还是成

5、长与日渐成熟 因此 希望你接纳这个孩子 我们一同接纳与守望 期盼她成长得更好 把目前的中国比作 青春期的孩子 十分恰当 佛语云 心有明珠便可照破万里山河 诗语云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朋友 愿你带上一颗如明珠般澄澈的心 包容成长中的中国 愿你我共同见证成长后的成熟中国 再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不过 不是当下之中国 而是将来之中国 成长成熟 亮点点评该文有许多亮点 如直击现实问题 用例正反结合 但阅卷组给出的最大亮点是以 成长中的中国 为立足点进行辩证分析 即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中国 不仅要看到中国的成绩 也要看到中国的问题 不仅要看到当下的中国 更要看到未来的中国 字里行间 闪耀着辩

6、证法思想的灵光 当今高考作文命题最大的热点就是思辨性了 而思辨性的底蕴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意识 它要求人们看待事物 要看到事物的正面 反面 主流 支流 长处 短处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区分事物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用全面 联系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辩证法的内涵很多 这里仅选几种常用观点谈谈在论述文写作中的运用 一 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事物往往有正面 有反面 有主流 有支流 有成绩 有问题 有长处 有短处 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 甚至几个方面 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一面 而忘记了另一面 就会犯说理片面的毛病 因此 我们要培养全面说理的能力 只有整体把握事物 全面分析问题 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 绝对化

7、比如就命题作文 第一步 写论述文 在论述了 第一步 的重要性之后 不妨加上这么一段文字 第一步固然重要 它几乎奠定了你未来的路 但第二步 第三步亦不可小视 在这一路上 我们应坚定信念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地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地走向远方 写 第一步 大多数学生恐怕始终是围绕 第一步 展开 如果你能由 第一步 联想到 第二步 第三步亦不可小视 就会使论述更为全面 当然 这样的内容所占篇幅不宜太多 无需展开 点到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 不少同学将辩证分析简单地理解为要对所讨论的问题 各打五十大板 或在表述观点时含糊其词 不作明确的判断 这其实是对 辩证 这个词内涵的误解 辩证分析并不反对论点鲜明 辩证

8、思维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文章论点的正确与鲜明上 如果观点模糊 态度不明朗或似是而非 就谈不上真正的辩证分析 二 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世上万物 都是普遍联系着的 这联系 有直接 间接 有内部 外部 有必然 偶然 有整体 局部等 要正确地认识事物 分析问题 就必须对事物 事件 现象之间的各种联系 全面地 分别地 具体地加以分析 研究 而不能只对其中的部分联系进行分析后就简单地作出判断和评价 2015年全国卷 作文题中关于 老陈开车接电话 的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 开车接电话 不只是个人行为 也不应是个人的自由 因为个人的违规行为可能关系到他人的性命 可能关系到社会的安全 可能关涉到法

9、律的尊严 开车接电话 只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陋习和不文明现象 由此可以写出如下句子 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的轻屑漠视 父亲或许未曾意识到 但小陈你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我要为你点赞 若为旁观之人 举报此行为乃公民责任 即使冠上 女儿 之名时 责任并未发生改变 珍爱生命 关乎自己和他人 履行责任 关乎家庭和社会 制止违规 关乎交规和法制 小陈 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 诠释了大爱 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 醉酒驾驶 急速超车 乱闯红绿灯 无视斑马线 中国道路乱象丛生 是规则之松垮 是监管之不力 还是体制之漏洞 我想 根源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重

10、视文明修养 都谨遵交通规则 那就不会有规则流于形式之尴尬 那就不会有 中国式过马路 的荒唐之举了 三 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仅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是运动 变化 发展的 从来都不是静止的 在一定条件下 事物的性质都是可以转化的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好事可以变成坏事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 外因 环境 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量变引起质变 好的方面 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 坏的方面 我们要防微杜渐等 这些 发展观 都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事物和问题 如依此继续分析 老陈开车接电话 行为 老陈经常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但从未发生事故 这使他的侥幸心理越来越严重 防范意

11、识越来越淡 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 量变可能就会引起质变 原来的偶尔为之就会变成难以改掉的积习 发生危险的概率可能就会越来越大 由此可以写出如下句子 难道你没有见过那些血淋淋的事故现场吗 难道你没有听过妻子殷切的叮嘱吗 难道只有让悲剧成为现实 让儿女的哭声响彻灵堂时 才算清醒吗 中国每年因漠视交规而出现的悲剧数不胜数 难道你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信以为真吗 没有必要为一时的侥幸而称幸不已 当你大意或违规时 危险时刻会降临 四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是与非 多与少 快与慢 成与败 进与退等 所以 写论述文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 这就需

12、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全面地认识问题 不可以偏概全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2017年浙江卷优秀作文 人生能读唯有心灵之书 认为 有字 无字之书对人生的作用远不如心灵之书 或者说到底 人能读的只有心灵之书 在主体论述结束后写了这么一段 当然 这并不是否定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的积极作用 孔子的 欲无言 也没有否定教育的意义 庄子的 学习之殆 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认知之后的 这两本书 在人生启蒙阶段 在积累阶段 还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中间的一部分或会成为心灵之书而化为生命内容 只是说 它们唯有成为心灵之书才能成为 人生能读 对人生有用 这段内容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写作中的典型运用 在强调心灵之书的巨大

13、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定那两本 书 的作用 在肯定它们的同时又回扣了自己的主体观点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固然没错 能够避免议论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但简单地把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当作 辩证地看问题 的全部 就会在作文训练中或考场写作中限制思维 一遇到材料 就去找寻其中的好处与坏处 正面与反面 内因与外因 得与失 利与弊 甚至总是把事物的正反两面同等看待 不去分析哪一方面是主要的 哪一方面要作重点论述 如何深入展开论证 这样的文章 难以避免模棱两可 中庸骑墙或简单武断 片面偏颇的嫌疑 另外 用辩证法看问题的实质在于全面 客观 公允 有分寸 这告诫我们在分析说理时要避免 三头话 过

14、头话 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对事物某一方面过分强调 就成了站不住脚的 过头话 如 经历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一头话 只注意事物的一面而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 片面议论 如 一个人只要让他经历苦难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到头话 用静止 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 如 只有拥有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强调 苦难 是唯一标准 忽视其他因素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2月15日 青岛市政府出台 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 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 可进行适当惩戒 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 迅速引起广泛讨论 赞成方认为 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 惩戒权 小惩大戒对孩子

15、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反对方则认为 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 惩戒权 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态度中立方认为 学生犯错应该惩戒 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 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 你是怎么看的 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1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 学校和教师应该拥有 惩戒权 2 学校和教师不应该拥有 惩戒权 因为拥有 惩戒权 可能导致暴力被合理合法地 植入 教育中 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3 学校和教师应该拥有 惩戒权 但必须对其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权力的方式进行规范和监督 避免滥用惩戒权 4 学校和教师有没有惩戒权 或要不要将惩戒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都不是最要紧的 如何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降低孩子犯错的可能性 帮助孩子规避或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