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97442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8.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太阳,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点拨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二者同时进行,但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板块划分: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 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 、B为太平洋板块、C为 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 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两种边界,岩石圈,断裂带,欧亚板块,印度洋,非洲,消亡,山脉,山脉,海沟,生长,裂谷,大洋中脊,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

2、印度洋板块。 (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 读褶皱示意图,回答问题。,褶皱:强烈的 和 使岩层发生弯曲,有两种基本形态。,碰撞,水平挤压,类型,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2)断层 读断层示意图,回答问题。,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断裂,位移,对地貌的影响,(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

3、形态 火山喷发: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形成 、 等地貌。 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山峰,盆地,谷地,火山锥,火山口,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风化,搬运,固结成岩,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风力堆积,3.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合理改造能够趋利避害。 (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深度思考】 黄土高原形成与其表面地貌形态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地质作用?,提示 按照“风成说”理论,风力携带亚欧大陆内部的黄土,在黄土高原沉积形成巨厚的黄土层,因此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的结果;而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

4、态是由于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考点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特点与两种边界,(1)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消亡边界。具体如下图所示:,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1)上图中板块共有( ) A.1块

5、 B.2块 C.3块 D.4块,(2)上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 A.冰岛 B.非洲东部 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 (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马里亚纳海沟 C.日本岛弧 D.安第斯山脉,解析 第(1)题,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分别出现一个海沟和海岭可以判断图中板块共有3块。第(2)题,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况。第(3)题,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褶皱山。 答案 (1)C (2)C (3)A

6、,1.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带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的循环对流,这些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因此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比如,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冰岛多火山活动等。,2.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1)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2)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台湾海峡 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

7、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考法一 板块分布的判断及应用,1.(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 据图判断K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故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2.(2014海南地理,17)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

8、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解析 P地位于日本附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答案 A,考法二 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3.(2016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 由图可知,平顶海山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由岩浆岩构成,A

9、、B项错误;由图中阶段到阶段变化可知,平顶海山的相对高度变小,顶部面积变大,是风浪侵蚀造成的,是外力作用塑造,C项错误;由图中阶段到阶段变化可知,岩石圈下降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 答案 D,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2015浙江文综,5)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

10、覆岩层容易侵蚀成谷,析图过程,尝试自解 _ 答案 C,向斜,山岭,背斜,谷地,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回答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考法一 地层结构的判断分析,1.(2017江苏地理,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1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乙断层只切断了最下边一个侵蚀面的连续性,而岩浆活动穿过了下边两个侵蚀面,说明乙形成早于丙,而甲形成于图中三个侵蚀面后,甲形成晚于丙,故B项正确。第(2)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图示地质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两次褶皱,故选B。 答案 (1)B (2)B,考法二 地质构造类型判断与沉积作用分析,2.(

12、2016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1)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

13、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第(2)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题意。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答案 (1)C (2)B,1.风化作用,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易错提示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14、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3.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2016新课标全国,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

15、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审题指导,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而成,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必须 ,死亡贝类生物 才能形成。 (2)河流冲积物是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河流入海的位置变动导致海岸线的不断变化。,稳定,持续堆积,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尝试自解 (1)_ (2)_ (3)_ 答案 (1)C (2)B (3)D,稳定,远,持续堆积,变化,变动,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2.外力地貌的应用,(1)风向的判定,(2)河流流向的判定,考法一 风化作用与地貌 1.(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