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79734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 秦朝的哪一制度实质上是对夏、商、西周政治体制很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皇位世袭制D. 选官制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官僚政治,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但皇位的继承依然实行世袭制,据此可知C选项正确。A选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新的政治制度;B选项是有别于西周分封制的一种地方管理制度;D选项错误,选官制度在秦朝没有很大程度的发展。2. 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

2、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朝A.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B. 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 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D.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集体宰相制度本身就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宰相人数多,无法判断是否有很高的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这么多的宰相全部来自科举制的选拔,故C项错误;由材料“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可以知道,唐朝将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化,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3.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A. 太尉B. 太守C. 刺史D. 司

3、空【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可以看出巡视制度具有监察的作用,选项中刺史具有监察职能,故C项正确。A选项是秦代掌管军事的职位;B选项是地方长官,没有监察职能;D选项司空是秦代九卿之一,没有监察的权力。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需要掌握刺史制度以及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抓住这个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尤其对秦汉时期检查制度要熟悉的掌握。4. 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更加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遇事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这表明元代

4、A.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重大威胁B. 地方权力分散的趋势有所遏制C. 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D. 减少了过多的地方行政区划级别【答案】B【解析】结合“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民族压迫政策”与题意总的内容无关,故排除C选项;“减少了过多的地方行政区划级别”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选项。5.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

5、工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反映出的是对华的资本输出,体现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A选项割让领土早在南京条约就已经出现,不能说明帝国主义的特点;B选项赔款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所出现;C选项开放通商口岸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涉及。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一个“最”字。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6. 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会战示意

6、图。该会战A. 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C. 被誉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D. 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反攻阶段【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7. 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即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成果B.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C. 中国大面积沦陷,特权形同虚设D. 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42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外交的这种变化是“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促使“美英两国政府公开

7、声明放弃在华治外法权”,中国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英美的反法西斯的压力,B选项正确。A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是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选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依然在顽强的进行抗日战争;D选项错误,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并没有不断提升。8.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A.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B.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主权在民9. 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

8、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B【解析】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B项的表述最全面。A、C选项只体现出材料中的一个方面,说法不够全面;D选项只局限在民主这一点上,不够全面。10. 民盟主席张澜在某次会议发言中指出:“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

9、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文中的“它”是指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论十大关系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民盟主席张澜”可知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汇总没有体现。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材料中的“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切入,结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进行思考。11.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

10、岸领导人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时,都提到了“九二共识”。当年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A. 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B.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C. 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D. 提出“三通”的目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九二共识199”是用于概括台湾海峡两岸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及体认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选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排除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排除C;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三通”的目标。故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11、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九二共识12.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A. 人民民主B. 多党合作C. 民族区域自治D. 依法治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内容有: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13.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 中

12、日关系趋向缓和C. 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 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主要国际因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A项;B、C两项发生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指导方针,它首次提出是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C. 1955年万隆会议上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他同印度、缅甸两国总

13、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们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因此选考点:新中国外交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 邻近国家 和 新兴民族独立 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提出:(1) 1953 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意义:(1)是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2)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5. 孔子曾提出过“君

14、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 中苏建交B.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 不结盟政策的提出【答案】C【解析】“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体现出的外交智慧就是求同存异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在参加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两国都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且当时的中国一心向苏联学习,没有体现出这一思想;B选项日内瓦会议中求同存异思想没有得到体现;D选项不结盟运动没有体现出“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这一内涵。16. 上海合作组织首

15、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A. 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B. 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C. 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D. 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A选项错在“经济先行”,应该为安全先行;B选项错在“同盟”,上海合作组织强调不结盟;C选项表述准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互不结盟;D选项错误,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17.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人人平等B. 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