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检测(十一)“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7110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检测(十一)“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检测(十一)“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检测(十一)“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检测(十一)“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十一) “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2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

2、,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1)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4分)译文: (2)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3分)译文: (3)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3分)译文: 解析:(1)判断句和被动句的翻译,“事”应为“侍奉”。(2)省略句的翻译,“谢”应为“告辞”。(3)状语后置句的翻译,“诎”通“屈”,义为“屈辱”,“信”通“伸”,义为“尊重”。参考答案:(1)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刘国莱地夷维邑人。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2)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

3、门去,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3)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得到尊重。参考译文: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刘国莱地夷维邑人。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吃饭每顿不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他在朝庭上,国君有跟他说话,他就直言回答;国君没有跟他说话,他就直道而行。国家有道,就服从命令去做事;国家无道,就衡量命令,酌情而行。因此连续三朝在诸侯中闻名。越石父是贤人,不幸被抓进牢狱,晏子出门,在路上遇见了他,当即解下马车左边的马将他赎了,载回来。(到了家,)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过了很长

4、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整顿衣冠,表示道歉,说:“我虽不仁,不过刚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提出绝交呢?”越石父说:“不对。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得到尊重。刚才我在牢狱中,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我。您已经了解我把我赎出来,这就是知己;是知己却还对我这样没有礼貌,因此不如在牢狱之中。”于是,晏子请他进去,奉为上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

5、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 “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4分)译文:

6、 (2)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3分)译文: (3)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5分)译文: (4)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3分)译文: 解析:(1)省略句的翻译,“衣”,名词活用作动词,应为“穿”。(2)省略句的翻译,“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给穿鞋”。(3)省略句和判断句的翻译,“即”和“乃”表判断。(4)“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异”。参考答案:(1)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2)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

7、替他取回了鞋子,也就跪下给他穿上。(3)“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4)张良因此感到奇异,经常学习诵读这本书。参考译文:张良曾经闲暇时候在下邳县桥上散步游玩,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很惊愕,想打他。看他年老,强行忍住了,下去取回了鞋子。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也就跪下给他穿上。老翁伸着脚让张良给他穿上以后,大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翁很远。老翁走了大约一里路,又回来,

8、说:“小子可以教诲。五天后黎明,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说: “好。”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老翁已经先到了,大怒说:“和老人约定会面,却比我后到,为什么呢?”又走了,并说:“五天后早来。”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又来了。老翁又先到了,又大怒说:“又晚来,为什么?”又走了,说: “五天后要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来了。过了一会,老翁也到了,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就能作皇帝的老师。十年后你将会发达。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感到奇异,经常学

9、习诵读这本书。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_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10、5分)译文: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5分)译文: (3)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5分)译文: 解析:(1)省略句的翻译,“蜂”,名词作状语,应为“像蜂一样”。(2)“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句的翻译,代词“自”作动词“责”的前置宾语。参考答案:(1)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2)(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3)五年(内)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自

11、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这都是)过错啊。参考译文: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像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 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里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的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