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5676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范文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序5月20日清晨,我们踏上了去宁波的火车,在宁波的天童实验站我们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课程的学习。就在一天之前,王秀之老师对我们提出了期望,她说实习是个艰苦的过程,大学四年里也就只有这么一次宝贵的经历,对有的同学来说,这是一生都难得的经历,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才能掌握到实验的要领,体会实习的乐趣所在,在实习中有所收获。最初以为实习会是苦不堪言的,根本没有乐趣所言,然而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时会觉得累和苦,但心是雀跃的,就象是甜蜜的负担,我们欣然接受。行程篇俗话说“入乡随俗”,既然来到了天童森林国家公园,我们就应该对这里的地形,道路,森林中的植物,周边的人群有所了解,因

2、此月日早上,在两位王老师简短的讲话后,我们一行人就随着王希华老师绕山一周,熟悉地形,其中自始至终贯穿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认识这里的常住居民当地生长的植物,在以后几天里,认植物的几乎成了我们睡前必修课,即使茶余饭后,三五好友也常聚在一起,以抢答游戏的形式来辨认植物,不失为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好方法。当天下午,我们的分组实习就正式开始了。我们是第二组,跟随王希华老师进行植被生态学的实习。第一个内容就是学习最常用的野外植被调查、群落取样的方法­样地记录(关于实验的具体过程将会在实验篇中进行详细介绍),这也正是应用和补充植物知识的好时机。拉样方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们对直线判定的主观误差,使得样

3、方很难得确定,修整了多次才行将完成。在辨认植物时,我们常常有所犹豫,效率并不是很高,个人调查一个×样地花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在处理上面两个样方时,为了追求效率,我们分成两组同时进行,不料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却犯了王老师的大忌。当时不理解老师的做法,现在想来确有道理,我们既是去学习,不是完成任务,那么只有跟着老师手把手的认识植物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事实也证明了,我们这几个“偷懒的人”鉴别植物的能力确实不如由王老师亲自把关的几个人强。第二天上午虽说也是拉样方,但是并不同于昨天的简单学习和练手,而要学会分析解决“植物在次生演替中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自我恢复”这一问题,因此要对20×

4、;20样方中的所有种子植物采取每木调查法,对每个植株测量其高度和胸径,还要对其萌枝进行统计和测量,劳动力明显大了不少,但是通过第一天的学习,我们对一些常见植物,例如批针叶山矾、栲树、连蕊茶的辨识已经基本能掌握了,因此效率明显有提高,而且在每木调查中,对乔木幼苗的认识能力也有所提高,由于今天未到时间就完成了任务,王老师奖励性的带我们组去爬了一次防火道。呵呵,这是第一次爬传说中的防火道,虽然有点累,但是爬到铁架子时心里happy的不得了。下山时在李老师“晚回了吃不到饭”的恐吓下,我们一路飞奔,到达实验站,王场长居然还没开饭,其他同学均对我们汗颜我们对样方调查法才刚刚觉得开始上手时,就要进行组间的对

5、换了,跟随严恩荣师兄和施加越师兄进行生物量测定实验的学习,简单说来就是砍大树挖小树。就在我们对砍树表示极端不理解时,严师兄说这种小小的牺牲是为了它们能更好的生长,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完成实验,不然再砍一棵生长十余年的大树代价是很大的。听罢,我们顿时觉得压力大了,不敢随便嬉戏玩笑了。砍树是施师兄和男生共同完成的,我们组的男生们虽说有些是首次用锯和斧,但稍加操练一下,似乎并不显得生疏,三两下就将一棵胸径三十几厘米的大树“高位截肢”了。女生们也不敢闲着,在测好相应指标后迅速开始给树理发,又是摘叶又是折枝,一棵冠幅3米的栲树不到一个半钟就变成了“光杆司令”。整个下午我都在担任记录和取样的工作,这才发现平

6、时看似容易的工作真正做起来,要做好还是有难度,再也不敢看轻记录的工作了。整个下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风波”,有一包老枝的取样在混乱之中遗失了,想到严师兄的告诫,想到同学们这么辛苦的放倒一棵树,想到摘叶子是件很boring的事,我就觉得特别难过焦虑,竟忍不住哭了起来,幸好大家都没有放弃,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当天的罪魁祸首,看到它好端端的躺在那里,我不由的破涕为笑了,这场风波终于还是以喜剧收场,不过当时失态也确实让我事后挺难为情的。不知不觉第三天了,仍是砍树做生物量,有了昨天的教训,今天的我们显然是有备而去,选树、伐树、测量、分段、称干、摘叶、折枝,一切都进行的那么有条不紊,由于组织的好,不仅没有任

7、何事故发生,大家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我也能忙里偷闲地学习如何用锯子,在师兄的帮助下,我竟然锯下了平生的第一节树干,那股激动劲真是不可言喻,迅速地就向组长邀功去了。上午砍树的兴奋劲和成就感一直延续到下午的挖根行动中。我们一共将6×3棵1m来高的灌木植物连根掘起。挖根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一棵1m来高的灌木,其地下部分的根至少也有1m长,特别是石栎这种扎根很深的直根系植物,施师兄和张斌两个孔武有力的男生足足挖了一米多深的坑才把它的根完整的刨出来,张婷和小明两个女生也发挥了“土拨鼠”的精神,用手去刨周围的松土,给男生们减轻负担。至于我们这边也和一棵马银花较上了劲,最后不知谁一声令下“我们用手

8、挖吧”,4、5个人立即趴下去,居然不到一会真的就刨出根部了,这十只爪子联合起来的威力还真不弱于一把铲子呢。在见识到“土拨鼠”的威力后,我们开始对当一只土拨鼠乐此不疲了,不一会儿,大家又一次以爪代铲的完整地刨出了另一棵马银花。就在大家斗志正高昂的时候,严师兄居然“残酷”的告诉我们要收工了,看看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啊!不过当天的下午的工作还没结束了,或许该说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还要给每棵树测量胸径、测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长,以及叶的重量,枝的重量,最繁的就是测量每条根的直径和长度了,往往一个主根周围会有很多侧根,我们也需要把每一个侧根的胸径和长度记录下来,来反映它整个地下部分的状况,这些工作

9、也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问题百出。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些工作,就该把每个根洗净,称净重了,洗根时觉得弥漫着一股人参的香味,忍不住凑到鼻子跟前猛的吸一下,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啊。当天晚上,我们组就和土壤组对换了仪器,因为我们的植被生态实习已经结束了,即将开始的是王秀之老师指导的土壤实习。首先要攻克的是如何用罗盘测坡度坡向,地质罗盘的南北方向和普通罗盘是相反的,常常会不小心将指北针读成指南针。要让小水泡对准中心也是很考练人的耐心和细心的,因此使用罗盘对我是个很大的折磨,但是将泡定位的成就感却让我对之乐此不疲。然后在实验站南方的一个自然断面上,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选址挖土壤剖面,如何分析和划分土壤剖面,如何

10、判断不同剖面的土壤特征。在之后的三天中,我们上过防火道,下过水稻田,深入了叶家山的丛林,也拜访了酸枣沟的蚂蟥之家,我们一共挖了9个土壤剖面,取了9个剖面样地,挖了10斤的土样,整个天童山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欢歌笑语以及我们挥汗如雨的铁证土壤剖面。虽然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工作,但地点不同,土壤的特点不同,每个人承担的工作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天的心情都是新的。经过三天的训练,每个人不仅掌握了野外样地调查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防治蚂蟥,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互相帮助以及亲密无间的合作。实习的教学内容在第六天的上午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到了考察我们真功夫的时候了。第一关就是植物辨认的考试。考试的形式很

11、简单,考场的布置也很简陋,就是沿着厨房大厅一周摆上15个凳子,每个凳子上有一种植物,一个大组15个人排队依次进入,从门边第一号凳子上的植物开始辨认,顺号辨认。不知是太冲动还是太自信,我居然是我们组第一个进去,虽说考试不是很正式,但“考场纪律”还是有的,不准交头接耳,也不准故意耽搁,刚进去时不免有点紧张,但看到自己熟悉的栲树和米槠后心就渐渐定下来了,但是看到自己陌生的植物时还是忍不住多逗留一会的,最懊恼的是最后一个植物,明明是米饭,我居然没有摸背面的倒刺,仅看了一眼就迅速写下了连蕊茶。不过幸好老师对我们手下留情,只需答对10个题仍是满分,所以当天也可以说的上是皆大欢喜啊。第二关就是要利用这些天所

12、学的实习知识,每大组自选方向,在一天内交两篇小论文。俗话说“三思而后行”、“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确定一个有意义、有创新、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下午全组人员都在思考在讨论,讨论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大家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讨论的比较激烈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争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团体性。终于在讨论比较了三个方案以后,在王希华老师的指点下,我们确定了“太白山区五种植被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这一方案。然后向王希波师兄请教了解太白山的地形和植被情况,确定野外实习的工具和注意事项,因为山上随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组里的几个男生

13、也都做好了为女生赴汤蹈火的准备。这天大家都睡的比较早,一切都为了第二天爬太白准备。第二天,在检查了仪器和粮水储备以后,在其他同学的目送下,我们一行十四个人分成两组开始了我们的太白之行,我们小组是从酸枣沟沿着当中一条河谷垂直上行至太白山顶,第二小组则是沿着旅游道到防火墙再沿山脊线至太白山雷达站,临行前大家约定要殊途同归。在酸枣沟无非又是一场人蟥交战,但是我们志不在酸枣沟,于是一路小跑快速通过了酸枣沟直达太白山脚下。大家修整一下,排好阵形,一个男生在前开路,一个男生在中间保护,另一个男生在最后收尾,我们七个人就“浩浩荡荡”上山了,据说今天气温达到39oC,但是在树林里穿行,感觉不到一丝暑意,而且由

14、于前两天的降雨,河谷里水流潺潺,听到水欢快流动的声音,我们的心也觉得轻松了,疲意渐消。我们专心的赶着路,突然走在第一个的男生说:“马上就到了,已经看到阳光了”真的,看到一缕耀眼的眼光了,山顶就在前面50m不到了,大家一下兴奋起来,有人开始一边气喘吁吁一边说大话了:“这么快就到了,咱还没爬够呢!”就在我们见到山顶时,我们也见到了刚到达的第二小组。同时出发,同时到达,这就是默契。午餐在山上度过的,在一棵枯树干上,在马路和树蚁的陪伴下,我们享用了一顿有主食有点心有饮料有水果的奇妙野餐。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又开工了,一直到下午四点,我们才结束最后一个样方,因为对地形不是很熟悉,拉样方时遇到了很多阻碍,但

15、是最后都克服了,只是花了不少时间,在山上待的太久,让老师同学们都颇担心的。实验部分是完成了,但是论文还未成形,而第二天下午又要进行论文的小答辩,所以当天晚上,两位记录的同学仍不得歇息,在短时记忆还来不及消失前整理数据,以求准确真实性。 很快就到了最后检验的时刻,就在实验站旁的大栲树下,我们围成一圈,两位王老师是主审人,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也都是评定人。既是答辩,自然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的,但是贵在思考,贵在敢于置疑,贵在发现问题,贵在踊跃讨论,贵在巧妙回答。有的同学做的论文立意很新,有的意义重大,有的构思巧妙,有的方法独到,有的劳动量大,总之各有长处,各有千秋,而且通过讨论以后,各组同学都不同程度的

16、找到了论文需要改进的地方,或从质疑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我们都觉得获益菲浅。除了最后的论文,所有的实习任务基本完成了,同学们终于可以放轻松,好好娱乐咯。此时在天童的实习也到了最后一天,大家的开心和兴奋里都掺着一种异样的伤感和离别的愁绪。整个晚上我们尽情地释放着体内激荡的青春和活力,在自然与都市的狭逢里我们不醉无归。实验报告篇本篇包含了三个实验报告,分别为:样地调查实验,生物量测定实验,土壤实验。报告的重点并非重述实验程序和结果,而是我具体从实验中学到了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若干体会。(一)样地调查实验一个样地(sample stand)的三项要求包括:1 样地的大小应包括属于植物群落的全部种类,即群落的最小面积,是根据种面积曲线的拐点来确定。2 样地范围内可能确定的生境应是一致的。3 植被应尽可能是同质的,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样地内不应有大的林窗,或者不应是一个种在样地的半边占优势,而另一种则是在另一边占优势。样地的面积首先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面积是在取样面积的最初激升的曲线变成几乎水平的地方。这不是一个精确无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