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2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37904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铜山区夹河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编制人:王娟 审核人:张杰 课时:1课题: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目标:目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教学重难点:目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课堂笔记一、 实战演练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

2、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塞

3、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 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 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 烟尘飞至今。 注:骎骎(qnqn):马跑得很快。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可从对“秋月、征衣、战马”等意象的塑造中看出。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技巧点拨】首句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 ,军情非常紧急。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 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 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离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最后两句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