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37108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朗读课文。2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文中难点的句子,体会人物感情。【教学重点】感受童年的摇花乐,体会浓浓的思乡情。【教学难点】理解母亲那段话的含义。【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阅读补充材料桂花花雨与原文问竹。3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你的童年生活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或者是难忘的事情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简单交流)童年是有趣的,也有很多难忘的生活片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说的就是作者童年最难忘的(板书课题:

2、桂花雨)2师:桂花你们见过吗?(出示桂花图片)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美美地读一读。师可简介作者琦君以及她的一些作品及特点。在这桂子飘香的季节,让我们寻着桂花的香气,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吧。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读的要求:将课文读通顺、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事?)2检查读书情况。(让学生汇报自己读书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句子,做小老师指导大家练)(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争取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三、教学生字,练习书写。重点指导:拣帮尤四、学文

3、第一节1读了这一节,你了解了什么?2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校园里的桂花树,想想它的姿态有什么特点?桂花的形状怎样?用一段话写出你眼里的桂花树,表达出你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桂花雨这篇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通过课后的观察,同学们把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赏析部分优秀作品)3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对其形其味的观察中,还表现在哪里?(摇花乐)二、体会“摇花乐”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的心情?画出来读一读。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

4、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可通过“老是”“缠”的理解,运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练习朗读好这一句。)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觉得用力摇桂花树一定很好玩。所以是“使劲”地摇)。3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谁来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沉浸在桂花雨中的我和母亲)4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喜欢桂花雨的香味。)(真的下雨吗?下的是桂花。)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读。

5、(配乐范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5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体会出一份如桂花香般悠远的思乡情。)师:童年生活里那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化作一份思乡情,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三、感受“思乡情”1故乡的桂花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对于母亲来说是怎样的感受呢?母亲是怎样说的?找出来读一读。2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3交流重点(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第四节)(因为大家都用桂花来做糕点,而桂花是母亲分给乡

6、亲们的。)(这是一种分享的喜悦。)谁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这里是不是可以穿插原作品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呢?(2)母亲每天都摇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因为母亲担心桂花被台风打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母亲想的是谁?)这就是乡情。我们分角色再现一下这个情景。(3)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如果刚才是担心,那么这里应该是“紧张”。)浓浓的乡情飘满了整个村子(4)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

7、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这一部分展现了一家团聚时其乐融融的情景,一份浓浓的亲情也是故乡难忘的回忆)师:故乡的桂花雨,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师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让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四、拓展阅读1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爱家乡、重视感情)2阅读交流问竹一文。3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桂花雨,希望大家能从中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