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37079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验收达标练一、题型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依然:形容思念依恋。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上句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景;下句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情景,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官 舍 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2、。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不道江南

3、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鸸:一种鸟。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中两种。答: 参考答案:动静结合,首联既有风吹云散的动景,又有阳光返照,大地回暖的动静。借代修辞,颔联“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色彩渲染,颈联“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颈联写雨后白雁低飞诉诸视觉,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诉诸听觉。乐景写哀情,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直抒胸臆,最

4、后以“衰病”渲染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愤之情。二、高考综合练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三峰:即黄陵山。词人因改官被调离湖南,途经洞庭湖畔黄陵山时遇风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词。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准拟:一定能。(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词人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借景抒情。B“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两句写舟泛湘江

5、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不必细数。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构成美丽景致。C“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下的美景,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D“水晶宫”一句,照应“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鱼宫伴着秋风,轻打着木船,发出阵阵声响,就像是水族们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动听。E结尾写词人登上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潜意识里仍受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所驱动,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展抱负,建立功业。解析:选AEA项,“借景抒

6、情”错误,应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E项,从“准拟”二字上可看出,尾句写的是设想登岳阳楼赏景,这里错为已登上岳阳楼赏景。(2)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作者实写“明月”“秋江”“斜阳”“细浪”,以及泊船后听到的涛声,在眼前景物的基础上,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与水神“看斜阳”,听到“水晶宫”里奏乐,明日抵达“岳阳楼”等情景,以实写虚,虚中有实,表现了对洞庭山水的热爱。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

7、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B“冰容”二字运用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解析:选ACA项,只是表达了对红梅的赞美。C项,“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就其中两点作赏析。答:

8、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蓼(li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整鬟:梳理发鬟。含:愁眉不

9、展。浦:水滨。(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D“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自己。E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解析:选ADA项,“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D项,“自己”与原词不符,应为“船夫”。(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从“不语含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