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90208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1.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A. 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B. 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C. 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D. 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

2、误。2.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A. 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D.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汉代牛耕图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B项正确。从春秋战国到西汉的耕作方式都是铁犁牛耕,并没有出现新的耕作模式,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而是强调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排除C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的西汉不符,排除D项。点睛: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牛耕图”等信息,结合古代农业发展

3、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结论。3.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知识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

4、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材料与封建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知识分析解答。4.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A. B. C. D. 【答案】B【解析】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选B是交子,符合题意,正确;选项A、C、D均不是交子,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分清楚哪一个是交子即可。5.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

5、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金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园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A. 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B. 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C. 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可知1937到1942年云南工业资本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有关,这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故A项正确;BD项包含在A项之中;国际交通线打通是1942年入缅作战胜利之后,故C项错误。6.洋务运动兴起后,“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6、,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 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 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C. 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的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洋务运动最终破产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7

7、.20世纪初,顺德生丝出口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南国丝都”。然而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批丝厂倒闭,全县仅剩24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洋务企业的压迫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 经济危机的冲击D. 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已经破产,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不可能有洋务企业的压迫,故A排除;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排除;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生丝生产和出口受到较大影响,故C正确;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并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排除。8.民国时期是中国

8、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下列符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国时期,民主资本主义工业有过两次发展时期,一是民国成立后一战期间,二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故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9.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一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年份18401843186018701886万吨l90.815.5110.0013.41A. 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B.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

9、有优势D. 随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猛增,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以及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不是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A项错误。茶叶只是传统产业中的一种,且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中国传统产业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C项错误。材料反映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不是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需要掌握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解

10、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1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东南沿海市场B. 1919年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 洋务运动是一场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D.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答案】C【解析】【详解】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洋务运动是一场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这是以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为依据,在对洋务运动作用的理解基础上做出的客观

11、评判,故C项正确。ABD三项只是历史史实,排除。11.下图是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一幅画,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B. 其深刻寓意是解放思想C. 图中人们迫切改变落后面貌D.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体现的是人们迫切改变落后面貌,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浮夸风、是鼓吹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其深刻寓意不是解放思想而是虚报产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左倾错误而非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2.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2、。这一发展战略A. 体现了“一五”计划主旨B. 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C. 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D. 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年”“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这是一五计划的方针,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没有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也没有优化工业的整体布局,故B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加快了公私合营的步伐,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13.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

13、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 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B.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C. 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改革予以肯定,在农村迅速推广”等可知特点是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的土地经营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开始,故C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经济特区的设立,故D项错误

14、。14.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A. 最大限度的缓解经济困难压力B. 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 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D. 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59年中国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试图普遍降低口粮标准来最大限度的缓解经济困难的压力,故A项正确;此时国民经济已经开始调整,不可能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

15、三年经济困难不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最重要的还是“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和劳动力无关,故D项错误。15.“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晰有力的声音。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第一扇“窗”是指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深圳出口特区C. 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D.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决定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故B符合题意。A项是1978年,与时间不符;C项是1984年,与时间不符;D项是1992年的,与时间不符。【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设立16.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中国海关统计)198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