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15158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 姓名:许红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指导教师:张大均 20080501 西南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P s y c h o l o g yC r i s i sE a r l yW a r n i n g I n d i c a t o r sS y s t e ma n d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2、u d e n t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a n d 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X uH o n g y a n S u p e I V i s o r :P r o f Z h a n gD a j u n A B S T R A C T E s t a b l i s h i I l gt l l ep s y c h o l o 西c a lc r i s i se a n yw 锄i 1 1 9i 1 1 d i c a t o r ss y s t

3、 e m 锄dt l l e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o fi I l f 0 咖a t i o na r et h eb 雒i so ft h ep S y c h o l o g yc r i s i se f r e c t i v ei n t e n r e I l t i o nt ou n i V e r s i 毋s t u d e l l t s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s x 1 问题提出 l 问题提出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被认为是非常活跃健康的群体之一,但实际上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令人乐观,他

4、们升学的压力同然随着高考的结束而瓦解,但是随之 而来的又有繁重的学业和考试带来的压力;而且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校园人际关系看似简 单实际上颇复杂的处理与应付,也给他们带来种种不适和焦虑;还有青春的躁动、性心理的 苦闷、恋爱的伤感、就业形势的严峻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惑等,同样使得他们的心理产生莫 可名状的痛苦和抑郁等等1 。他们的“痛苦”若不能及时被发现并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轰动一时的大学生恶性事件如清华人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 加爵的杀人案件、华南农业大学两周内接连发生四起大学生跳楼事件就是例证。这些让人震 惊的事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刻不容

5、缓。 1 1 研究意义 1 1 1 理论意义 1 1 1 1 丰富课题科研成果 本论文属丁张人均教授主持的2 0 0 6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 作保障系统研究”课题2 的子课题,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课题科研成果。 1 1 1 2 深化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内涵、类别、发展过程、结局、表现方面、 特点以及出现危机时的干预措施研究等等,而关于心理危机学校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 统的研究极少,因而本研究不仅对于发现和识别人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减少 心理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十分必要,而且对推动和深化心理危机的科学研究有重要价

6、 值。 1 1 1 3 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应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问题,如内容、模式、策毋 等问题,而且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保 障条件,心理危机学校预警系统的研究就是从保障条件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 问题,能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 1 1 4 促进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预警信息评估系统是大学生 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贯 x 西南人学硕七学位论文 1 1 2 实践意义 1 1 2 1 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盼效率 在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心

7、理危机的发生是有征兆的,而且是可以识别和预测魄,建立学 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把即将发生的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从而 提高人学生心理危机预测或二F 预的效率。 1 1 2 2 初步解决心理危机预测问题 目前大多数心理危机干预属丁事后1 二预,即对已经发生危机的个体进行干预,这种干预 是被动的,干预目标多是消除当前症状,较少涉及人格矫治等深层次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消 除心理危机。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为事前干预提供手段,初步解决心理危机预测问题。 1 2 研究现状 1 2 1 心理危机研究概况 1 2 1 1 心理危机的概念 1 9 5 4 年G C 印l a I l 开始对心理危机

8、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1 9 “年首次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 论,因此,G c a p l 锄被视为这方面的鼻祖。在G C a p l a n 看来,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情景,而他 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景 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就是心理危机“ 2 。G l a s s 对心理危机的定义则在G C a p l 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受到刺激或打击的时候所 带来的心理伤害,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个人解决应激的有效资源3 。 在我国从2 0 世纪9 0 年代开始,学昔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心

9、理危机,也开展了探讨并取得 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胡泽卿等人认为,危机是由于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它 是一把双刃剑,即可引起焦虑、悲伤、愤懑等不良情绪,又可使人更加成熟。正常人都处于 身心平衡状态,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思维、意志、情感和生理需要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 在不适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平衡状态可蹙影响,可能出现情感和思维失控,以致经历一种极 端的情感紊乱,这时人就处于危机期4 。 蔡哲等人认为,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 的一种反应5 。 徐岫茹认为,危机是个体遇到的某唑重大问题,即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时,

10、其心理上所产生的不平衡6 。 樊富珉认为危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 空难,疾病暴发,恐怖袭击,战争等;:是指入所处的紧急状态7 。 。C a p l 锄G T I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P s Y c h a i t N e w Y 0 r k :B 鹊i c ,l9 6 4 C a p l 卸G n e l l l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s o f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 o n s u l t a t i o n

11、 N e w Y o r k :B 勰i c 。1 9 7 0 G l a S s Gv & S m i t h M L - R e p l ”o E y s n e c k A m e r i c a n P s y c h o l o 画s t ,1 9 7 8 ( 3 3 ) :5 1 7 5 1 9 4 胡泽卿,刑学毅危机十颅# 两医学,2 0 0 5 1 5 ( 1 ) :1 1 5 1 1 6 5 蔡哲,赵冬梅学生心理危机的f 预o j 调解洲南师范人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1 ,2 8 ( 4 :1 0 6 1 0 7 6 徐岫茹心理危机十预及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敦育

12、,2 0 0 3 ,1 9 ( 8 ) :5 8 9 5 9 1 7 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j 危机心理十预汀i 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3 ,1 8 ( 4 ) :3 2 3 7 2 l 问题提出 史。l I 彪等人认为,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H 】现有的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 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若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危 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火调以及社会的混乱1 。 马湘培认为,心理危机是指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 刺激而陷下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由于情况

13、紧急,既往惯用的应对 方法失效,内心的稳定和平衡被打破,常常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 。 国外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已有5 0 余年,但是国内的研究起步很晚,甚至对心理危机的界定 都尚欠统一,但凭借“心理失衡”来诠释心理危机已成共识,将心理危机理解为:个体遇到 既不能回避,常用方法又无法解决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时,心理上所产生的失衡状态3 。 1 2 1 2 心理危机的类别 G C a p l a n 把心理危机分为:发展性或内源性危机:外源性危机或环境性危机4 。I 舰a r e s 把 心理危机分为:内部危机或常规性危机:适应性危机5 。布拉默( B 翰m m e r ) 把心理危机分为 三个

14、方面的内容:情境性危机( s i 眦l t i o m l c r i s i s ) ;发展性危机( d c v e l o p n l 衄t 翻s i s ) ;存在性危 机( e x i s t e n t i a l c r i s i s ) 6 。 1 2 1 3 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 y h u r s t 学说:1 y h u r s t ( 1 9 5 7 ) 首先描述人对生活应激的反应。人们对严重应激的反应取 决于人格、急性应激和社会环境之间三者的相互作用,他将危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 作 用阶段;( 2 ) 退却阶段;( 3 ) 创伤后阶段7 。 G C

15、a p l 锄( 1 9 6 4 ) 在他的心理危机理论中描述了危机反应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当一个 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他内心的基本平衡被打破了,表现 为警觉性提高,开始体验到紧张。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他试图用自己以前在压力下习惯采取 的策略作出反应。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多半不会向他人求助,有时还会讨厌别人对自己处理 问题的策略指手划脚。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尝试和努力,他发现自己习惯的解决问题 的办法术能奏效,焦虑程度开始增加。为了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他开始试图采取尝试错误的 办法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开始有了求助动机,不过这时的求助行为只是他尝试 错误的

16、一种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高度情绪紧张多少会防碍当事人冷静的思考,也会影响他 采取有效的行动。第三阶段,如果经过尝试错误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事人内心紧张程度 持续增加,并想方设法地寻求和尝试新异的解决办法。在这一阶段,当事人的求助动机最强, 常常不顾一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地发出求助信号,甚至尝试自己过去认为荒唐 的方式,比如一向不迷信的人去l J I 卜。还可能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无目的的游荡等等。 第四阶段,若当事人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能解决问题,他很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感。他会对 1 史占彪张建新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十颅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 0 0 3 ,l l ( 4 ) :3 9 3 3 9 9 2 马湘培高校应提升心理危机十顶的能力一经历S A R S 反思高校心理咨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3 1 8 (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