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436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一轮复习基本流程历史一轮复习基本流程 1、明确复习范围与要求; 2、构建知识体系,整理在积累本上; 3、阅读教材相关子目文段; 4、梳理考点、重难点知识; 5、完成真题检测 ; 6、自评纠正,补充教材笔记,完善积累本; 今天是2014年5月13日 周二 离我们的高考仅有390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课本复习:必修二 专题一 第四节 知识整理和知识体系构建 认真研读课本! 实现知识整合! 总体结构 一、重农抑商政策(概况) 二、工商业的管理(抑内商) 三、“海禁”政策(抑外商)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政 策的影响)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 认真

2、研读课本! 实现知识整合!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2.目的3.表现4.影响 二、工商业的管理 1表现(1)秦朝(2)汉朝(3)唐朝 2、影响 三. 海禁政策 1.含义2.过程与表现3.后果 四、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2、表现3、特征4、缓慢原因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商”的含义 2.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分为重农、抑商 的原因) 史料解读 材料一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 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 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通过 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 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

3、。 材料二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 利(土地资源)也,贵其志(思想修养)也。民农则朴,朴则 易用(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吕氏春秋 可以安定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 为什么为什么“ “抑商抑商” ”? 商贾 商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执(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执( 其势力超过了朝廷委派的官吏。执,同其势力超过了朝廷委派的官吏。执,同“ “势势” ”) ,以利相倾。,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 所以流亡者也。所以流亡者也。 (汉)晁错:(汉)晁错:论贵粟疏论贵粟疏 请从这段话中提取出统治者请从这段话中提取出统治

4、者“ “抑商抑商” ”的原因?的原因? 3.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注意分阶段评价. 1)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 经济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强化国家对经 济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2)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 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 业的发展 教材P23学习思考材料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商人 已富也;

5、尊农夫,农夫已贫贱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背离倾向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商人 已富也;尊农夫,农夫已贫贱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背离倾向 . (2010.四川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 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 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2010.四川文综

6、.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 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 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 于社会的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认为 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 D.不纳租税 . (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 于社会的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认为 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 D.不纳租税 二、对工商业的管理 1、秦朝的措施 2、汉武帝的措施盐铁官

7、营P14、P11、 P23 (1)从手工业的类型看(2)从目的看 (3)从影响看 3、唐代的措施 三、海禁政策 1、含义(注意两个关键词) 2、过程: (1)普遍性和特殊性 (2)“海禁”和闭关锁国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材料二:1656年六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 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 易者, “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 ”。 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 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

8、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倭寇、反清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倭寇、反清; ;荷葡)荷葡) 自给自足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根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根 本原因)本原因) 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明朝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 策比较 共同点: 产生原因 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 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 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另外,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本质是一样 的等诸多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9、 要主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 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具体内容、程度有所不同: 明朝海禁范围主要在经济领域,以打击走私为主,带有 对外经济制裁的一面。而且,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 间私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 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国民间私商不能出海贸易, 外国商人也限制来华贸易。涉及内容不但包括经济领域 ,还包括技术、文化领域,是全方位的禁止、限制海外 贸易。 危害严严重程度不同: 明朝中前期,中华华文明依然处处于世界领领先;清朝时时,中 国已经经无论论是制度、经济经济 、技术还术还 是思想文化都全方位 落后于世界潮

10、流,在这样这样 不同背景下的海禁政策,加上 具体措施、程度的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程度的后果,明 朝海禁,对对中国海外贸贸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如 清朝闭闭关锁锁国带带来的巨大摧残和扼杀杀。 综综上所述,明朝海禁和清朝闭闭关锁锁国是一脉相承的政 策,后者是对对前者的继继承和发发展,但是,二者主要针对针对 对对象、具体内容、程度、后果都有所不同,清朝闭闭关锁锁 国实际实际 上是明朝海禁的变变本加厉厉,更加全方位、政策化 、制度化。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 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做,则唤无主之匠以代之 ,曰“唤代”。无主者黎明

11、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 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群,延颈 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 食无所也。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机主与工匠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 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又 是什么?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一个人口几乎占

12、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 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 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 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 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对外政策 思想文化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对外政策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推行殖民政策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2013.浙江文综.39.改编)17501850年是西方 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在1

13、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 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到19世纪 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 关于中西方的差距的原因,学术界有三大基 本观点:(1)主要是中国落后了;(2)关键是西方 腾飞了;(3)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关于中西方的差距拉大的原因,你赞成材 料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赞成第一种:时代潮流变了,中国占据主 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 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第二种:西方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取 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赞成第三种: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 素,西方经过一系列的变革,生机勃勃。 中国基本上依然故我。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C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D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D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A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