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9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9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考点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三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 动 考点一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入侵,外国商品的冲击,列强 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织”与“耕”分离;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3.影响:瓦解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条件(国内市场、自由劳动力)。 1 主干知识排查 二、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逐渐瓦解,但在
2、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 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前 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 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 三、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内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派遣留学生。 4.意义: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
3、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 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 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 产力水平。 2 热考重点深化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 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 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
4、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 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解析 洋务派的军工企业属于官办企业,产品无偿调拨,后来由订购方提 供资金(“协造”) 这可以减轻福州般政局的经济负担,故B项正确; 各省用船方“协造”,并不是商办,A项错误; 材料中用船方是政府,并未体现市场化,C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 真题例证1 洋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费问题 (2017课标全国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 ,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5、“协 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解析 解析 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农民弃粮种桑植茶现象,这是列强经济侵 略的结果,表明中国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 当时小农经济逐渐开始解体,A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 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考向预测1 近代中国农业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 300万斤增加到8 400万斤,丝的出口 由1 000多包增加到5 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 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
6、现象表明 A.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D.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答案解析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 “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 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 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 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
7、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 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 ,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真题例证2 从洋务运动的社会环境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015课标全国卷,28)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 “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 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
8、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 的态度,这是因为历史上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 ; 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 除B、C、D三项。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 ”,故A项错误;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器物层次,故C项错误; 当时的洋务派并未达到基本实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程度,故D项错误。 考向预测2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看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
9、冰难乎 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的惊险一跃。”近代中国的这场改革 A.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一定程度上推动封建经济瓦解 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了政治领域 D.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解析 短板22 借助历史时代特征解读史料的能力欠缺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 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补短查短 3 高考短板突破
10、 查短 时代特征把握不准,只见现象,未能分析本质,就会误选错误选项 。例如本题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以后大体对应的时代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商品经济并未取代自然 经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量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中国农产品外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生产方式出现;中国在列强侵 略下,被迫开放。联系时代特征可断定A项错误,因为中国关税自主权丧 失开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 B、D两项错误,自然经济长期在中国近代社会占主导地位,当时中国的 开放是列强侵略的结果,不是主动开放。 补短 联系时代特征,深层次解读题干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国被
11、 迫打开国门之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不断扩大和深入,城乡市场日益被 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市场上的洋货无论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多,对民众 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状况一方面给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带来 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使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因此 正确答案应为C项。 解析 根据“购入棉纱”可知已出现纺织分离,耕织结合受到冲击,故A 项错误; 由“剩则卖却”“购入棉纱”可知纺织已经依赖市场,故B项正确; 农村买入棉纱自己织布,可见西方的棉织品在中国倾销,无法判断是否 掠夺加剧,故C项错误; 农村的变化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 针对练1 (2017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
12、900年东南商报记载 ,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 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解析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二 一、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 设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
13、舞台。 1 主干知识排查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 和阶级基础。 四、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黄金时期”(19271936年) 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的反帝 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都有较快发展。 3.影响: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五、全民族抗战时期遭
14、受打击(19371945年)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 资本的压榨。 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六、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19461949年) 1.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战争的破坏。 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2 热考重点深化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 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 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
15、成立准备了阶级 条件。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 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 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 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 真题例证3 晚清政府的政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017课标全国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 ,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 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
16、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解析 解析 题干中“邮政、银行、铁路、小轮”反映的是近代实业的兴办, 再结合题干中时间“1897”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故D项正确。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A项错误。 官督商办企业一般都是洋务企业,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B项错误; 甲午战后列强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 解析 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就已破产,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时航运业就已出现,故B项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出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C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民族工业,轮船业的发展和开辟航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自然经济,故D项正确。 考向预测3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 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