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892492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二 物理试卷 命题人:王志杰 审题人:王筱婷 周丽梅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雾凇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樟脑球变小 D.露珠的形成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A瞄准鱼下方叉鱼 B水中的倒影 C照相机 D水中的筷子3.使用下列简单机械,为了省力的是A.龙舟比赛用的船桨B.拔钉子的羊角锤C.理发用的剪刀D.旗杆顶的定滑轮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 B.站在绝缘体上双手可任意接触电线C.把电线布置在地毯下更美观 D.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

2、下更换灯泡5.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6.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有花纹 B.车轴中有滚动轴承 C.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轮胎表面凹凸不平7.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起重机将水泥构件匀速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水泥构件机械能不变C.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

3、,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加D.不计空气阻力,推出的铅球在上升过程中增加的重力势能是由动能转化来的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放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关系为甲 m乙 B.F底甲 F底乙8题图C. F甲 = F乙 D.p桌甲 = p桌乙9题图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动时,则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C.R1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10题图10.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水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C.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大D.甲中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乙中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12分)11.患近视的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的像到人的距离为 m,她应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2.乘客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_人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安全带都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_。13.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g,体积为1.6104m3的苹果浸没于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松手后苹果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4.小明从滑梯上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

5、这说明通过 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机械能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排斥15.导体A、B的电阻之比是1:2,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通过A、B的电流之比是 ;若A、B的长度和材料相同,则导体 的横截面积更大些。1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一定高度,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忽略绳重和摩擦。若F1=F2,则G1G2;若G1=G2,则它们的机械效率12。(两空均填“”、“=”或“)三、计算题(共10分)17.某建筑工地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为5000N、底面积为2m2的水泥板,起重

6、机在10s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高。求:(1)水泥板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18.把一个标有“6V 3W”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上,小灯泡恰能正常工作。求:(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2)定值电阻R的阻值。四、综合题(共28分)19.(2分)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0.(2分)如图所示,一群人正在利用自拍杆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杆可以看成一个杠杆(0为支点),请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并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19题图 20题图 21题图21.(3分)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

7、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观察图乙中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3)图乙中的AB段和CD段倾斜程度不同,这说明: 。22.(4分)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当给凸透镜和蜡烛间加一凹透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

8、小的光斑,则f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题图 23题图23.(3分)学习安全用电时,小明想探究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的原因:(1)他把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 。(填“高”或“低”)高(2)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上初温相等的煤油,并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保险丝分别放入两个烧瓶内,串连接入电路(图是电路一部分)他想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金属丝放热的多少,请你观察图中实验装置并指出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解决问题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进一步分析得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

9、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 。24.(5分)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50、1A”和“10、1.5A”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为顺利完成实验,小明在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UI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UI

10、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24题图 25题图小25.(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调;(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5分)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

11、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20.10.90.374.1%240.11.60.383.8%340.11.10.5(1)第3次实验中机械效率是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第1次实验和第 次实验使用的是相同的滑轮组,且可得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3)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4)实验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增大提升物体的速度也能达到增大机械效率的目的,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物理模拟二 答案1.C 2.B 3.B 4.A. 5.C 6.B 7.D 8.B 9.C 10.D11.4 凹透镜 12.惯性 压强 13.1.6 上浮14.做功 减小 15.2:1 A16. =17.2500Pa 2000W 18.0.5A 819.20图略21.较小 10 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22.缩小 照相机 右 大于23.高 煤油的质量不同 小24.“50 1A”图略 0.5 1025.右 逆时针 变大 不变26.72.7% 2 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的重力 错误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