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李****室 文档编号:118922640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湖南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注意:考试时量为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3分)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shn h ( )( ) 珠攒( )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秕谷(b)抖擞(su)截然不同(ji) 伫蓄(zh)B、静谧(m)倜傥(t)咄咄逼人(du)徘徊 ( hui)C、澄澈(ch)狭隘(i)赅人听闻 (hi)怂恿(sng)D、匍匐(f)坍塌(tn)惊慌失错(cu)搓捻(nin)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2、( ) (2分)A、他们俩的性格可谓是大相径庭,一柔一刚。B、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下大雨,这地区地势高,绝不会淹水。C、学校的操场边上生长着几十棵大樟树。但树的周围却没有生长一根草,真是个不毛之地啊。D现在,中国得到了黑瞎子岛人迹罕至的地方,官方正在考察这个地方旅游资源的潜力。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儒以沫。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杜甫,

3、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B、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C、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等。D、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长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有亲切的感受,改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并称“高岑”。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

4、项() (2 分)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客现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如刻舟求剑。床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谈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A.B、C D.7、古诗文默写(10 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_ (刘禹锡秋词)(2)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僵卧孤村不自哀,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_,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6)不知何处吹芦管,_ (李益夜上

5、受降城闻笛)(7)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与亲人共话今宵的诗句是“_ , _”(8)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 , _。8、名著阅读 (4分)(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记叙了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孙悟空,书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在(山名)_下五百年。(2)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元帅,因醉酒调戏_被贬下凡,错投猪胎。9、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补写-句句式相同且富有深意的话。(2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他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_。

6、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共41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0-11小题(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观沧海中_字统领全诗,全诗的感情基调是_。(2分)11、 赏析诗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分)_ 。(二)阅读论语十二则,回答第12-14小题(10分)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如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日:“吾十有

7、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贤哉,回也!- -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2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人不知而不愠 _(2)三十而立_(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4)思而不学则殆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14、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论语,请你至少写山二个出自于上面论语中的成语。(2 分)_(三)记叙文阅读,回答第15-19 小题(13分)一碗米粉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

9、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我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个原因?我苦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哈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的问:“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父亲说,用进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勿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

10、,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感觉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吗,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钱。”父亲红着 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

11、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挂林寻找一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站,请网友帮忙寻找。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只

12、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15.文章用“一碗米粉”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分)_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_17.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 分)_父亲一眼就认出 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_18.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 分)_19.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发。(3 分)_(四)议论文阅读,完成第20-24题(13分)多让一分是赢家孙子兵法日:“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